婚慶火熱的原因是多樣的,一方面,今年農歷癸卯年有閏二月,存在兩個立春節氣,被稱為“雙春年”,不少地方傳統習俗中有“雙春年,立婚姻”的祝福;另一方面,上一年因為各種因素未能如期舉行的婚禮,也多會集中到今年進行。
正因如此,“甜蜜產業”升溫帶來的行業上行,就今年而言有一定的客觀因素,能否長期持續還有待觀察。畢竟,從人口數據看,由于1990年至2000年的出生人口呈下降態勢,因此當下適婚人群總量也正在呈下行態勢。
事實上,長期以來,一些地方在婚俗領域存在著各種鋪張浪費和攀比現象,比如高價彩禮和大操大辦等,正因如此,民政部門也在推行著婚俗改革,倡導簡約適度婚俗禮儀。這些外部環境的變化,都將對婚慶產業產生影響。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簡約適度婚俗禮儀會讓婚慶產業陷入困局,相反是一次企業調整和行業轉型的好機會。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143萬多家婚慶企業,其中近8成企業成立于5年內。
這是因為,年輕消費者摒棄的是重復式、浪費式的婚俗消費,但會傾向選擇更加實用、更加個性化的衍生消費,比如更為小眾化、家庭化的蜜月旅行,更為精致且實用的結婚手辦等。這些新的消費趨勢和婚慶理念,正在改變著婚慶市場,傳統的“吃大席”模式,不僅與新婚俗理念不符,也并非消費者預期。
其實,“甜蜜產業”升溫后,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甜蜜之后”,新婚夫妻在婚禮之后,還會有各種新的消費。在短期,新婚夫妻需要家裝電器,可能會置業和購買出行工具;在遠期看,育嬰和托幼也會有一定的支出。在某個年份出現結婚熱,可能帶動之后某些年份中,相關衍生產業新一輪的消費熱潮,出現消費“大年”。也就是說,“甜蜜之后”的相關行業和企業也要有所預判,預先做好準備,提前設計好新的服務和產品。
要知道,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95后乃至00后人群,不論是在“甜蜜產業”和“甜蜜之后”,其消費理念都將與過往人群有所不同。 (記者 趙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