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U在线,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 欧美 日韩 卡通 另类,国产 欧洲日韩亚洲

上饒新聞網


上饒視聽網

上饒新聞APP 上饒日報
抖音
上饒發布 數字報刊 大美上饒
首頁 > 健康 > 健康資訊 > 保健 > 正文

急救設備“不會用、不敢用”群眾使用困境該如何破?

2023-09-23 13:50:46  |  來 源:北京青年報  點擊:
  9月20日,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聽取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北京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條例》(簡稱《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該報告顯示,北京的急救設備覆蓋率顯著提升,但群眾“不會用、不敢用”的現象仍較為普遍。

  近年來,北京在公共場所配置AED等急救設備的步伐不斷加快,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按照《條例》要求,北京制定了重點公共場所社會急救能力建設三年行動方案,首次對全市社會急救能力建設進行系統規劃。目前,北京市重點公共場所已配置AED近5000臺,其中地鐵站、火車站、各級各類學校已實現AED全覆蓋。

  不過,上述執法檢查發現,目前,北京經過系統培訓取得急救培訓證書的公眾比例約為4%左右,相較發達國家40%以上的水平仍有較大差距?,F實中,因為缺乏急救技能,一旦碰到心臟驟停患者時,不少人只是撥打急救電話,然后在一旁干著急,以至于錯過了黃金搶救時機,最終導致患者死亡悲劇的發生。此類現象令人扼腕嘆息,值得反思。

  為此,檢查組提出了“繼續推進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標準化建設,通過財政支持、強化師資等,加快提升本市社會急救培訓能力,進一步擴大社會急救培訓的范圍和規模”等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有關方面應針對群眾“不會用、不敢用”現象,積極破解急救設備使用困境,強化組織部署、機制建設、考核督導,扎實推進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進社區、進農村、進校園、進企業、進機關、進家庭,讓更多的人知道如何正確應對緊急情況。

  破除急救設備使用困境,不僅需要政府重視,作出不懈努力,也需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形成雙向奔赴、良性互動效應。市民群眾想學會急救,光看、光聽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動手體驗急救實操,通過考核并定期“復習”,才能在關鍵時刻敢急救、善急救。因此,推進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工作,不僅在于“必要性”,而在于“實效性”——提高取得急救培訓證書的群眾比例無疑是一個重要抓手。

  按照《條例》等規定,要建立健全激勵與約束機制,壓實各單位、學校、社區等主體的責任,扎實開展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工作,特別是要督促車站、體育館、學校、景點等公共場所先行一步,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在這些方面,一些單位已作出積極探索,如北京地鐵公司已完成超過4000名員工的培訓取證,并將《初級急救員》證書作為新職工上崗前必備證書,自AED設備配置以來,北京地鐵已經至少6次使用AED現場成功救治突發疾病乘客。

  推進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工作,學校是“重頭戲”。9月6日至12日,教育部公示了第二批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學校名單,北京地區的北京大學、中央戲劇學院、懷柔區第一中學、密云區第二中學、延慶區第四中學等30所學校名列其中。期待各試點學校積極出實招,趟出急救教育新路徑。比如,將學生取得“急救員證書”作為“加分項”,科學設定分值,激發學生學習急救技能的內生動力,增強急救教育效果,進而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新模式,以點帶面逐步鋪開,為全市破除急救設備使用困境提供強大助力。

  生命很脆弱,而危險有時會不期而至,意外或許會讓人猝不及防。我們每個人都應積極參加急救培訓,主動將“救護員證書”列為自己的人生必備,使自己成為“敢救、會救”的“最美急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