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民委、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主辦的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現場交流會近日在京召開。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民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實施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的意見》,決定實施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計劃,以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潘岳指出,實施旅游促“三交”計劃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舉措,是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的有力抓手,也是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中華民族是命運共同體,需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文旅,就好比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橋梁和紐帶,各民族在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中,能夠潛移默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找準發力點,系統落實。山水相逢,情誼自通,一個個生動案例躍然眼前的同時,旅游正成為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一筆。
深挖固牢,“終于才華”
始于顏值、終于才華。這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劉洪的一個心愿。
交流會上,他這樣解釋,在特色鮮明的民族地區,“始于顏值”的游客們被甘孜州的自然奇觀所吸引。“但是,‘終于才華’是我們的目的,讓各民族游客對康巴文化、紅色文化、茶馬文化、漢藏羌彝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濃郁民風民俗深入了解,深挖文化內涵,讓旅游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成為各民族團結交融的紐帶。”
仿佛每次高躍前先要深蹲,挖掘、整理和展示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文化內涵,成為基本功。
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發展的歷史見證地之一的河北承德,聘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組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中心、避暑山莊研究院等文化研究機構。少數民族文化絢麗璀璨的廣西,深入挖掘、整理和開發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遺址遺跡、活態遺產……
越來越多體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品牌、線路被擦亮。
云南推出10條非物質文化遺產、22條歷史文化和5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廣西著力打造“壯美廣西·多彩非遺”文化旅游品牌;結合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儒家思想發源地、優秀傳統文化富集地優勢,山東將“道中華”與旅游促“三交”深度融合,推出“道中華·齊魯行”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行品牌。
“歷史文化游”“紅色記憶游”“非遺傳承游”……山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民族宗教委黨組書記白山介紹,山東目前已打造體驗行線路107條,建成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行基地119處,接受中華民族共同體項目體驗的游客(團隊學員)累計199.5萬人。
互嵌共融,手足相親
杭州亞運會開幕前夕,浙江南湖革命紀念館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全國各地基層56個民族代表組成的全國少數民族參觀團。
“當我們講到各民族的共產黨員籌備建黨的故事時,他們聽得格外認真并不時與我們交流。”講解員張一記得,有位代表激動地說,看到紀念館內革命先輩的照片,聆聽革命先輩們的奮斗歷程,再次深受感動,為自己作為一名中華兒女而備感自豪。
“作為直接與觀眾交流的一線講解員隊伍,我們堅持把偉大建黨精神,包括紅船精神、浙江精神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結合。”張一說。
搭好文旅臺,唱響“三交”曲,尤其需要各個要素的互嵌、共融。
——融入旅游場景。作為儒家“大一統”思想萌芽地,山東曲阜在各景點設置富含中華民族元素的講解牌和“道中華”二維碼;云南全域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景區”,在全國率先制定測評指標體系,持續開展專題培訓。
——打造互嵌空間。廣西把各民族共同的節日“壯族三月三”打造為各民族歡聚的節日空間;云南大力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云南只有一個景區,這個景區叫云南”的全域旅游格局,讓“有風的地方”須臾可至。
——加強共建援建。“航線開到哪里,我們就把游客送到哪里。”上海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煜說,春秋航空將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融入公司戰略發展及管理體系,開展邊疆航線、援建包機等項目。河南則把文化旅游援疆作為推動豫哈交往交流交融的重點,通過開行旅游援疆專列、打造華夏文明探源等線路,推動兩地各族群眾跨區域游覽。“三交”還被搬上了地鐵,哈密瓜、葡萄干、大棗……滿載新疆哈密特產的鄭州地鐵“哈密號”上,乘客只需掏出手機,就可以將農特產品“一掃”到家。
創新拓寬,云游天下
云岡石窟正在“云”上游。
第3窟的3D打印復制品落成青島,開展當天有近10萬人進場參觀;第18窟復制品多人VR展示系統,2019年在美國紐約石溪大學展出,首次實現了云岡石窟數字化國外展覽……從采集信息數據到制作洞窟可移動3D打印復制版本,數字化技術的廣泛應用,正讓更多人領略這座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藝術與石刻藝術相融合的文化藝術寶庫。
通過創新展示載體、拓寬傳播渠道,當下各種新鮮的文旅呈現方式不斷涌現。
作為東西方文化文明交匯的重要樞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關鍵廊道,敦煌不僅上線“數字藏經洞”、建立“數字敦煌”資源庫,還培育敦煌書局、莫高學堂等文化符號IP,高標準打造世界遺產廊道旅游標識系統,豐富以壁畫臨摹、彩塑創作等為內容的研學旅游產品,讓各族群眾在旅游中增進中華文化認同。
不久前,導游“芥末”講解“我們為什么要看兵馬俑”的視頻火了。
2021年,西安導游王鈺在抖音上注冊了“西安導游芥末”賬號,通過直播和發布短視頻,講述她所領悟的文化認同,兩年時間收獲了三百多萬粉絲的喜愛。
“我們來看兵馬俑的意義是什么?”王鈺認為,看的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還有文化傳承背后的國家力量。秦始皇統一了文字,文字的統一促進了思想上的統一,有了文化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每個人都認同自己是中華兒女。
增收發展,持久動力
2014年之前,四川康定市俄達門巴村是個普通的藏族牧村,當地人收入主要靠放牧和蟲草。
2014年,改變發生。瀘州企業家李華能與俄達門巴村簽訂租地合同,建設木雅圣地景區,讓村民以集體資產入股項目,每年全村保底分紅;讓村里的年輕娃娃們在家門口打工……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4年的約3500元,提升至2022年的近2.5萬元。“成了實踐‘資源變資產、牧區變景區、牧民變股民’旅游扶貧模式的典范。”劉洪感慨,“文旅融合的發展正改變著甘孜州,很多故事因此成為可能。”
在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教授曾博偉看來,旅游是相互平等的“三交”、是春風化雨的“三交”、是彼此接觸的“三交”、也是經濟驅動的“三交”,“因市場經濟機制的作用,旅游促進‘三交’可以產生持久的動力”。
如同呼應,云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民族宗教委黨組書記吳世雄帶來這樣一組數據:2016年以來云南省旅游特色村達1000余個,累計接待游客11.65億人次、實現鄉村旅游收入8600億元。全省旅游直接從業人員350多萬人。
促進就業增收,也拓寬發展路徑。通過農業、工商業、教育、康養等與旅游融合發展,云南打造各族群眾廣泛參與、深度體驗的新業態。“各族群眾共享旅游發展紅利,結成了牢不可破的共同體。”吳世雄說。
交流會上,麗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魏妮婭提到一個詞,“融居”。
通過以旅游為平臺推進各民族人口流動融居,目前,麗江有來自全國各地涉旅從業人員近30萬人,約占全市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古城景區省外戶籍商戶占總商戶的65%。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5.8%,民族構成由12個增加到48個。
“‘新大理人’‘新麗江人’等群體的不斷涌現,成為各民族互嵌融居的最好注腳。”吳世雄說。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指出,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將堅持文化鑄魂、文化賦能,堅持旅游為民、旅游帶動,以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記者徐歐露 蔣彤 張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