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氟化的生物材料,由天然蛋白質組成,可包裹和輸送多種治療疾病的藥物。研究團隊在其中引入了非天然氨基酸——三氟亮氨酸。由于氟在人體內很稀有,當人體接受19FMRI(利用氟-19核磁共振技術進行成像)掃描時,生物材料可發光。醫生據此可確保藥物留在治療區域。
研究人員表示,作為一種治療藥物,這種蛋白質不僅可治療癌癥或關節疾病,而且它可被人體分解,不會產生任何不良影響。它消除了對侵入性手術或活組織檢查的需要,監測過程也相對容易。研究團隊已經在小鼠模型上對研究結果做了驗證,并計劃在患有特定疾病的小鼠身上進行實驗,以證明這種蛋白質治療疾病的能力。
在發表于《生物大分子》上的另一篇論文中,該實驗室通過計算設計創造出可形成水凝膠的蛋白質,將其凝膠化的上限溫度提高到33.6℃。這種水凝膠能保持凝膠狀態而不溶解,溫度也能保持穩定。
由于這種穩定性,該蛋白質可用于局部治療,包括愈合傷口。除了提高耐熱性,這種新的蛋白質凝膠化速度比以前的版本快得多,因此在醫療應用方面效率更高。
研究人員認為,新計算機模型能制造出穩定的凝膠,以極高的成功率生成序列并創造出具有新特性的蛋白質。這將加快制造速度,徹底改變制造生物材料的方式。
蛋白質,這種組成人體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如今也成為治療疾病、幫助愈合的利器。由天然蛋白質組成的氟化材料,包裹著藥物進入人體后,可在磁共振技術下成像,不用進行有創檢查,醫生就能確定藥物位置;研究人員設計出的另一種蛋白質,能發出熒光,可視化變得更加容易……在計算機模型的幫助下,研究人員可以高效生成各種神奇的蛋白質,它們具備可供人類利用的特殊功能,從而制造出各種醫療用高性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