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兒童的心理健康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去年4月,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7個部門就聯合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對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這次,各部門又專門針對困境兒童群體提出專項指導意見,作為一個階段性的重點工作來抓,足見重視程度。
困境兒童的生活基礎相對薄弱,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容易遇到困難。幫助他們,先要找到他們。困境兒童大多身處偏遠或農村地區,或者隨父母流動,因此需要居住地政府、學校、社區多方聯動,掌握本地區困境兒童的數量、生活狀況,主動溝通、有效溝通,及時發現他們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同時,流入地和流出地也要盡可能做好對接,力爭對困境兒童的心理幫扶不斷線。
幫助他們,要提供專業服務。心理健康關愛是一項非常需要細心和耐心的工作。要關愛好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地域不同,在身體上、心理上面臨不同困境的兒童,需要專業人員拿出專業方法。一方面,要有效利用現有資源,組織熟悉困境兒童生活和心理狀態的相關人員,參與到關愛活動中;另一方面,對需要進行心理治療的孩子,及時聯系專業咨詢機構和醫務人員,暢通轉診就診渠道。
同時,要強化宣傳,讓全社會都認識到心理健康對困境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引導親人、師友加強對孩子的精神關愛,呼吁有愛心、有能力的專業人士、志愿人員積極投入關愛服務中。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困境兒童心理健康問題,需要得到全社會的關注,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