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U在线,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 欧美 日韩 卡通 另类,国产 欧洲日韩亚洲

上饒新聞網


上饒視聽網

上饒新聞APP 上饒日報
抖音
上饒發布 數字報刊 大美上饒
首頁 > 健康 > 健康資訊 > 保健 > 正文

“聯”出新模式 就醫更方便

2024-02-06 14:30:21  |  來 源:  點擊:

 

王晨曼 本報記者鐘芷涵 文/圖

治病不用出遠門,專家就在家門口,醫聯體讓百姓看病更便捷……廣豐區圍繞醫療重點難點工作,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推動區域公立醫院與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昌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江西省腫瘤醫院、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上饒市人民醫院、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等省市重點醫院“結對”成為醫聯體成員單位,依托資源下沉、服務下移,提升縣域醫療服務水平,努力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也能看大病、看好病。

1.優質資源下沉

“病人跑”變為“專家跑”

近日,在江西省腫瘤醫院的技術指導下,廣豐區人民醫院成功實施了一例腹腔鏡下胃癌根治手術,患者周先生一家對手術效果贊不絕口。許多和周先生一樣情況的病友得知該院與江西省腫瘤醫院建立醫聯體,醫聯體幫扶專家定期到該院坐診,不出廣豐就能享受到省級專家的醫療服務,選擇了在家門口就醫。“到大城市看病,不僅折騰,而且專家號‘一號難求’,看病過程很是艱難,現在定期有專家過來坐診,對我們老百姓來說省事省心。”正在排隊取藥的患者家屬周女士告訴記者。

廣豐區人民醫院在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水平的同時,積極和省級大型三甲醫院溝通,先后與江西省腫瘤醫院、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醫院建立醫聯體,定期派出專家到該院開展門診坐診、手術指導等,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省級醫院專家的服務。

“建立醫聯體的初衷就是實現技術下沉,讓患者不用跑外地就能看大病。”廣豐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劉積旺表示,該院致力于做到讓“專家多跑腿,讓百姓少跑腿”。

2.盤活基層醫療

實現優質資源有效共享

“我母親出車禍嚴重摔傷,沒想到在我們家門口的醫院就能直接做手術,聽說還有省里的專家。”在該院的神經外科病房中,記者看到醫生和護士正在給患者檢查術后情況,患者家屬周冬菊告訴記者,“這里離家近,醫院里的醫生、護士們很細心,方方面面照顧得都很周到,母親在這里看病治療我們很放心。”

記者了解到,在大醫院確診后的慢性病或術后康復患者也可以通過雙向轉診,轉至家門口的醫院進行后續治療。醫聯體以人為本,真正受益的是老百姓,縣鄉醫院收費低、報銷比例高,可以切實減輕患者經濟負擔。這就是醫聯體帶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采訪中,許多患者都有這樣的切身感受。不用再到大醫院排號,在區醫院甚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能看上專家門診;該院開展醫聯體建設以來,不斷完善各科室建設,醫療水平持續提高,也使當地群眾就醫獲得感不斷增強。

科學統籌醫療資源,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實施疑難雜癥專家會診、重大手術提前預約等制度,最大程度優化醫聯體資源優勢,實現優質醫療資源有效共享。

“自2023年6月份開始合作,每個星期省腫瘤醫院都會派專家過來坐診、手術,如果需要的話隨時都可以請他們過來做手術。”廣豐區人民醫院腫瘤外科副主任葉峰介紹,這半年來,總共開展了胃腸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甲狀腺癌等各類手術30多臺。

3.打出專科優勢

讓醫聯體成效惠及百姓

醫生的進修是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的重要途徑,更新醫療知識體系,掌握最新的診療技術,學成歸來能為本地患者提供更加科學、精準的醫療服務。“今年選派的醫生進修學習歸來后就已經可以獨立開展起糖尿病眼底病變相關的診治。”廣豐區人民醫院眼耳鼻喉科主任劉玉姬感慨,自從與上饒市眼科醫院實施了托管共建后,共建單位成立7人專家組對口提供技術支援,定期開展專家坐診、會診等活動,全方面提升了科室的業務與管理水平。

醫聯體成立之初,就是本著加強資源共享,逐漸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為目的。如今,醫聯體初見成效。“電子病歷”“刷臉支付”……除醫療環境、醫技水平提升外,現在在廣豐區人民醫院就診時,患者進行費用支付平均只要十幾秒,方便又快捷。長期以來,該院積極打造“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把深化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作為重點,積極探索建立快捷、高效、智能的診療服務形式和全程、實時、互動的健康管理模式,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

“與過去相比,我們醫院的學科建設、醫療建設都有了很大提升,今后,我們爭取做到以高質高效醫療服務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廣豐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劉建耀說。

下一步,廣豐區人民醫院將依托托管共建、“人才飛地”等模式,推動更多更好的醫療資源走進廣豐,同時,也將推動縣域資源進一步下沉到基層,增強基層醫療機構的管理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