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紫禁城中開始安裝電燈。此時,慈禧已在頤和園、西苑使用電燈多年,充分感受到其帶來的便利。清末舞蹈家裕德齡曾于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進宮,為慈禧擔任了兩年的御前翻譯。她在《慈禧野史》中回憶道:“慈禧對于別的新思想或新器具,大都沒有什么好感,唯有對于電燈,卻是特別的歡喜……”此外,據(jù)《北京電力工業(yè)志》載:光緒三十年(1904年)八月十七日,清政府批準成立京師華商電燈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向京城供電。此時居住在寧壽宮的慈禧,有意在居住處使用電燈。
光緒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內(nèi)務府奉宸苑購買了大悲院朝房25間,用于安設發(fā)電機器,并成立寧壽宮電燈公所,隸屬于西苑電燈公所管理。大悲院朝房位于北池子大街的西北角,距離東華門約500米。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雙雙崩逝,但宮廷電燈線路的擴建,并沒有因此止步。宣統(tǒng)元年(1909年),隆裕太后頒懿旨,要求在建福宮、長春宮、御花園各宮內(nèi)外安設電燈,且電燈安設首先從建福宮正殿開始。其中,建福宮、長春宮在內(nèi)廷西部區(qū)域,御花園在內(nèi)廷中軸線區(qū)域。宣統(tǒng)三年(1911年)年底,紫禁城內(nèi)廷區(qū)域建筑內(nèi)的電燈基本安裝完畢,供電方式也進行了修改,改為由京師華商電燈股份有限公司供電。
故宮藏老照片中,有20世紀初的乾清宮殿內(nèi)照片。照片中,寶座的上方、正大光明匾額的前方,懸掛有一盞吊燈。此吊燈由燈架、燈罩、電線和燈泡組成。燈架含小孔徑支架管7根,鏤空圓弧形裝飾板6個,以及底部中心的燈罩1個。各支架管內(nèi)均含電線。燈罩內(nèi)含有燈泡,而各支架管的端部,均向下挑出一個燈泡,猶如皇帝冠冕邊上的一排排垂珠。此吊燈的造型,頗具東西方文化融合的特點。
清末及民國時期,宮廷內(nèi)所用燈泡均為進口。故宮亦藏若干老式進口燈泡,例如其中一只長約12厘米,寬口處直徑約6厘米,玻璃罩面的“PHILIPS”字樣清晰可見。此燈泡由卡口底座、金屬架、鎢燈絲、中間的玻璃支柱、玻璃泡組成。金屬架主要起固定、支撐燈絲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機械強度。鎢絲作為加熱體,具有較高的熔點和熱穩(wěn)定性,因此壽命較長。燈泡內(nèi)有若干組鎢燈絲纏繞在金屬架上,以增大燈絲的總長度,提高發(fā)光的效率。上述燈泡的使用,可反映百余年前的紫禁城,對國外照明技術及材料的認同。
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里,回憶了自己與電工的一段奇緣。清末民初,騎自行車在北京成為一種風尚。1922年溥儀大婚,溥儀的堂弟溥佳就送了他一輛自行車作為賀禮。有一天,溥儀在御花園里學習騎自行車,在拐角的地方差點撞到一個人。此人跪在溥儀面前不走,說給萬歲爺請安。溥儀看他滿臉胡渣,知道不是宮里的太監(jiān),便問他是干什么的。此人回答說是宮里的電工,在宮里負責安裝維修電燈,并希望溥儀賞賜給他一個官爵。溥儀想了半天,給這名電工封了個“鎮(zhèn)橋侯(猴)”。此電工十分感激,果真找內(nèi)務府要“官誥”去了。這段史料說明,在民國中期,紫禁城里的電燈供應及維護措施,已經(jīng)比較成熟了。
(周乾 作者系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