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辦事效率太高了!”近日,昌平區企業經辦人小程在工傷“一件事”業務辦理時,有了全新感受:填寫職工基本信息、勾選申請事項、將具體材料明細填入相應位置……不到10分鐘的工夫,一張工傷“一件事”申請單就填好了。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昌平在全市率先建成了首個工傷一站式服務樣板間,實現了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待遇支付的工傷全鏈條一體化服務模式。
今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明確2024年要推動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能力整體提升,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管理機制和常態化推進機制,實現第一批高頻、面廣、問題多的“一件事”高效辦理,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昌平工傷一站式服務樣板間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走到昌平區勞鑒中心的門口,“綜合咨詢受理室”七個大字映入眼簾。環顧四周,認定、鑒定、工傷藥費報銷、工傷待遇支付,所有跟工傷有關的業務,都集中在了一起,每個窗口都有著同樣的名稱——“綜合窗口”,與其他辦事大廳毫無兩樣。
“您好,麻煩填寫下申請單,在相應業務的地方打勾,并填寫材料清單即可?!薄昂茫 苯舆^工作人員遞來的表格,小程快速瀏覽上面的選項,并按照材料實際情況進行填寫。當得到“認定后流轉至下一階段時,我們會及時跟您聯系,相關補正材料您可以直接郵寄給我們”的答復時,小程連連點頭。小程表示,在業務辦理中,她還是第一次填寫工傷“一件事”申請單,“是菜單式的,要辦的業務都在表格上體現了,很清晰”。
據昌平區勞鑒中心負責人介紹,辦事大廳在前段時間進行了統一規劃調整,專門設立了工傷“一件事”綜合咨詢受理室,經辦人在一個房間、到一個窗口、只來一次就可以辦理工傷業務?!拔覀冋狭藙阼b和社保兩個部門的業務,完善了內部機構的設置,形成了‘一個綜合受理室+四個業務審核組’的受審分離經辦新格局,通過規范運行,將‘多頭跑’轉變為‘只跑一次’,提升群眾辦事體驗感知?!必撠熑苏f。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除了這張申請單,昌平區勞鑒中心還通過制作工傷“一件事”流程圖、告知書、經辦流轉表,形成“一圖、一書、一單、一表”的經辦依據,進一步優化了辦事表單、壓縮了辦理時限、減少了辦事環節,真正形成了工傷“一件事”打包辦、聯動辦。
據統計,自工傷“一件事”打包辦實施以來,昌平區共精簡業務環節6項,合并減少業務材料7件,辦理時限減少90%,服務效能和群眾滿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流程簡化了,還要看群眾的權益能不能真正得到保障。在打造工傷“一件事”服務樣板間過程中,昌平區勞鑒中心把這件事也考慮在內,形成了內部協同、外部聯動、多方協力的監督保障格局。
“我們把工傷認定的聯查、聯審工作前置,建立未參保重點企業清單的同時,還協助區內5家制造業、運輸業企業申報工傷預防試點,目前,北汽福田試點項目成功落地,申請到市級政策資金,用于工傷預防的宣傳、培訓等方面,以提升職工安全意識?!必撠熑私榻B說,除此之外,工傷待遇支付相關審核工作也被前置到工傷認定環節,如核實職工就醫情況、參保情況以及企業經營狀況等,堅持“復審對初審把關、后一環節對前一環節把關”,壓茬核準資料信息。
下一步,昌平區將結合數字人社建設,更加強化信息基礎建設、部門聯動監督、規范待遇支付管理,發揮工傷“一件事”集成作用,優化閉環工作機制,推動服務不斷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