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5月5日電(記者高爽)“春夏之交,氣溫轉暖,兒童手足口病病例數明顯增加。”近日,遼寧省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感染二科主任李興海接受采訪時表示,進入手足口病高發期后,家長、老師應多關注孩子手、足、口等部位癥狀表現,發現異常及時就診。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可通過飛沫、接觸及食物污染等途徑傳播,主要在3歲至5歲兒童中流行。患兒通常會出現發熱、口腔皰疹、手足皮疹等癥狀。
“患病后,患兒口腔內會出現皰疹,初期為小紅點,后發展為水泡,最終破潰形成潰瘍,此外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種特殊類型的手足口病稱為皰疹性咽峽炎,病癥主要表現為口腔內有皰疹,而手、足和臀部沒有丘疹,這種病癥較為少見,要避免誤診或漏診。”李興海說。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手足口病?李興海建議,接觸公共物品后、進食或撫觸口鼻前應洗手;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期清潔和消毒玩具、餐具等物品;手足口病流行期間,避免去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食用生冷、不潔的食物。
“大多數手足口病患兒癥狀輕微,一周左右即可自愈,但嚴重的手足口病或可并發腦炎、腦膜炎,甚至導致死亡。因此,對于手足口病的預防和控制尤為重要,除了日常加強防護,接種腸道病毒71型(EV71)滅活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李興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