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5月26日電 題:乘風而行——從體博會看中國企業出海
新華社記者高萌、李麗、林德韌、陳地
2024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26日閉幕,據官方數據統計,本屆展會參展企業數量超過1600家,現場觀眾人數超過10萬人次,其中,境外觀眾突破3000人次。
新華社成都5月26日電 題:乘風而行——從體博會看中國企業出海
新華社記者高萌、李麗、林德韌、陳地
2024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26日閉幕,據官方數據統計,本屆展會參展企業數量超過1600家,現場觀眾人數超過10萬人次,其中,境外觀眾突破3000人次。
圖為體博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在體博會現場,無論是在非洲用一天半就能建成的裝配式體育場館,還是照進“超級碗”的“全色域體育照明”技術……“中國制造”的展臺吸引著許多外商的目光。
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杰表示:“海外觀眾的回歸對參展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實現跨區域經營、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有積極意義。他們也是疫情過后,世界重新認識中國體育制造業、乃至體育產業的窗口。”
5月23日,參展商(中)在博覽會上向外國觀眾介紹產品。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盡管《中國體育用品業年度發展報告(2023)》顯示:近幾年中國體育用品出口呈現出大幅度震蕩走勢,但“走出去”進軍國際市場、拓展全球發展版圖,對中國企業而言仍是極具吸引力的選擇。正如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體育政策研究院院長鮑明曉所言:“企業出海是未來體育用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體博會上,記者也觀察到不少中國企業正摸索著自己的乘風出海之路。
?他們把中國人造草鋪進英超
在體博會現場,有一片“長草”的區域人來人往。人們拿起展臺上各種形態、各種材質的人造草皮對比討論著。相較于天然草坪高昂的種植、養護費用,人造草坪不僅造價更低而且更加節能。盡管世界杯、歐錦賽等大賽的正式場地仍需要使用天然草,但出于多重考慮,許多足球俱樂部正在逐漸將訓練場的天然草替換為人造草。這也為許多中國企業提供了出海空間。
據《中國體育用品業年度發展報告(2023)》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人造草行業營收凈利率超過10%;出口金額為4.67億美元,增幅達到了9.68%。“中國制造”已在人造草這個品類上占據了領先地位。
前不久,來自廣東的“綠城體育”獲得了一個把國產人造草“鋪進”英超聯賽的機會。據其副總裁徐靚介紹,該企業目前已與英超勁旅托特納姆熱刺隊簽約,在不久的將來,該俱樂部的訓練場將會鋪上中國人造草。
體博會上的國產人造草坪。
“目前,很多中國企業人造草的結構、摩擦力還是回彈等技術指標都已經無限接近天然草了。無論晴天還是雨天,我們基本都能夠實現全場景模擬。”徐靚說。
“我們一直在跟著央企出海做項目。逐漸適應海外市場之后,我們的專業程度在國外也越來越得到認可。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埃塞俄比亞的國家體育場項目。這次和熱刺的項目,是我們在拿到國際足聯認證后,第一次打開了歐洲五大聯賽的大門。”
談及國際足聯認證,徐靚坦言“不容易”。“首先不用說,產品肯定要被送往指定實驗室檢驗,滿足各項技術要求后才能開始申請FIFA(國際足聯)的認證。這是很系統、很全面的考察,我們這些管理層也都經歷了面試。”
“但不管怎么難,我們還是要積極加入國際體系。這次和熱刺的合作是我們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還要把更多中國人造草鋪進五大聯賽。”
?沿著“一帶一路”,運動地板的生意越做越遠
體博會期間,河北杰帝奇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外貿部的總經理楊磊忙得不亦樂乎。作為一家專做運動地板相關業務的公司,他們在2023年邁出了“出海”的重要一步——贊助烏蘭巴托2023東亞青年運動會的三人籃球等項目。
正是由于這次亮相,許多亞洲國家通過產品認識了這家中國企業。楊磊的訂單從蒙古國傳到了中亞地區甚至更遠:“我們其實并不是行業里最強有力的企業,但通過那次比賽,通過運動員使用后的反饋,訂單自然而然地就來了。蒙古國的比賽結束后,烏茲別克斯坦的客戶立刻跟我們取得了聯系。”
體博會上,楊磊(左一)和外商洽談后合影。(受訪者供圖)
楊磊表示:“我們的出海思路其實就是跟著‘一帶一路’走。因為我們不僅做產品,也做服務、做一體化的解決方式,這樣可以更好地和其他行業進行整合,對我們來說也更便利。最近,我們正在研究去塞爾維亞建生產基地的事,我們去看了看,環境確實不錯,很適合做市場。”
近日,楊磊還在展位上接待了一位特別的訪客——國際籃聯(FIBA)裝備與場館部工作人員宛靜。從瑞士來到成都,宛靜此行的目的就是和國際籃聯的中國認證商們就產品質量、行業規則等內容進行交流,并邀請大家前往國際籃聯總部參加認證商大會。
宛靜表示:“國際籃聯認證是國際化的認證,如果我們在生產質量方面要形成體系和全球的行業標準,就不能沒有中國廠家來參與。很多國際體育組織都在歐美,與歐美國家的溝通可能會更多一些,所以我們就更想促進中國廠家與行業進行交流,最起碼在信息上可以達到全球互通。”
楊磊認為積極融入國際體系,努力拓展海外市場是企業重要的發展方向。僅此次體博會,楊磊和他的同事們就接洽了來自俄羅斯、馬來西亞、巴西、印度、泰國、智利、哥倫比亞等國家的客戶。
通過與外商們的交流,也讓他產生了關于企業出海的新思路:“國外很多客商對我們的制造業水平很認可,他們也希望把中國的生產技術引進過去。所以我們以后可能也不單純地進行產品出口,也要進行技術、服務、品牌的出口。”
圖為體博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在體博會現場,無論是在非洲用一天半就能建成的裝配式體育場館,還是照進“超級碗”的“全色域體育照明”技術……“中國制造”的展臺吸引著許多外商的目光。
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杰表示:“海外觀眾的回歸對參展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實現跨區域經營、提升品牌國際影響力有積極意義。他們也是疫情過后,世界重新認識中國體育制造業、乃至體育產業的窗口。”
5月23日,參展商(中)在博覽會上向外國觀眾介紹產品。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盡管《中國體育用品業年度發展報告(2023)》顯示:近幾年中國體育用品出口呈現出大幅度震蕩走勢,但“走出去”進軍國際市場、拓展全球發展版圖,對中國企業而言仍是極具吸引力的選擇。正如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體育政策研究院院長鮑明曉所言:“企業出海是未來體育用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體博會上,記者也觀察到不少中國企業正摸索著自己的乘風出海之路。
?他們把中國人造草鋪進英超
在體博會現場,有一片“長草”的區域人來人往。人們拿起展臺上各種形態、各種材質的人造草皮對比討論著。相較于天然草坪高昂的種植、養護費用,人造草坪不僅造價更低而且更加節能。盡管世界杯、歐錦賽等大賽的正式場地仍需要使用天然草,但出于多重考慮,許多足球俱樂部正在逐漸將訓練場的天然草替換為人造草。這也為許多中國企業提供了出海空間。
據《中國體育用品業年度發展報告(2023)》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人造草行業營收凈利率超過10%;出口金額為4.67億美元,增幅達到了9.68%。“中國制造”已在人造草這個品類上占據了領先地位。
前不久,來自廣東的“綠城體育”獲得了一個把國產人造草“鋪進”英超聯賽的機會。據其副總裁徐靚介紹,該企業目前已與英超勁旅托特納姆熱刺隊簽約,在不久的將來,該俱樂部的訓練場將會鋪上中國人造草。
體博會上的國產人造草坪。
“目前,很多中國企業人造草的結構、摩擦力還是回彈等技術指標都已經無限接近天然草了。無論晴天還是雨天,我們基本都能夠實現全場景模擬。”徐靚說。
“我們一直在跟著央企出海做項目。逐漸適應海外市場之后,我們的專業程度在國外也越來越得到認可。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埃塞俄比亞的國家體育場項目。這次和熱刺的項目,是我們在拿到國際足聯認證后,第一次打開了歐洲五大聯賽的大門。”
談及國際足聯認證,徐靚坦言“不容易”。“首先不用說,產品肯定要被送往指定實驗室檢驗,滿足各項技術要求后才能開始申請FIFA(國際足聯)的認證。這是很系統、很全面的考察,我們這些管理層也都經歷了面試。”
“但不管怎么難,我們還是要積極加入國際體系。這次和熱刺的合作是我們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還要把更多中國人造草鋪進五大聯賽。”
?沿著“一帶一路”,運動地板的生意越做越遠
體博會期間,河北杰帝奇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外貿部的總經理楊磊忙得不亦樂乎。作為一家專做運動地板相關業務的公司,他們在2023年邁出了“出海”的重要一步——贊助烏蘭巴托2023東亞青年運動會的三人籃球等項目。
正是由于這次亮相,許多亞洲國家通過產品認識了這家中國企業。楊磊的訂單從蒙古國傳到了中亞地區甚至更遠:“我們其實并不是行業里最強有力的企業,但通過那次比賽,通過運動員使用后的反饋,訂單自然而然地就來了。蒙古國的比賽結束后,烏茲別克斯坦的客戶立刻跟我們取得了聯系。”
體博會上,楊磊(左一)和外商洽談后合影。(受訪者供圖)
楊磊表示:“我們的出海思路其實就是跟著‘一帶一路’走。因為我們不僅做產品,也做服務、做一體化的解決方式,這樣可以更好地和其他行業進行整合,對我們來說也更便利。最近,我們正在研究去塞爾維亞建生產基地的事,我們去看了看,環境確實不錯,很適合做市場。”
近日,楊磊還在展位上接待了一位特別的訪客——國際籃聯(FIBA)裝備與場館部工作人員宛靜。從瑞士來到成都,宛靜此行的目的就是和國際籃聯的中國認證商們就產品質量、行業規則等內容進行交流,并邀請大家前往國際籃聯總部參加認證商大會。
宛靜表示:“國際籃聯認證是國際化的認證,如果我們在生產質量方面要形成體系和全球的行業標準,就不能沒有中國廠家來參與。很多國際體育組織都在歐美,與歐美國家的溝通可能會更多一些,所以我們就更想促進中國廠家與行業進行交流,最起碼在信息上可以達到全球互通。”
楊磊認為積極融入國際體系,努力拓展海外市場是企業重要的發展方向。僅此次體博會,楊磊和他的同事們就接洽了來自俄羅斯、馬來西亞、巴西、印度、泰國、智利、哥倫比亞等國家的客戶。
通過與外商們的交流,也讓他產生了關于企業出海的新思路:“國外很多客商對我們的制造業水平很認可,他們也希望把中國的生產技術引進過去。所以我們以后可能也不單純地進行產品出口,也要進行技術、服務、品牌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