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U在线,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 欧美 日韩 卡通 另类,国产 欧洲日韩亚洲

上饒新聞網


上饒視聽網

上饒新聞APP 上饒日報
抖音
上饒發布 數字報刊 大美上饒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江蘇淮安三處考古遺址再現明清時期大運河沿線繁榮景象

2024-07-13 09:30:00  |  來 源:人民網  點擊:

人民網北京7月12日 (記者韋衍行)7月12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布江蘇淮安慶城門遺址、新路遺址和板閘鎮遺址的最新考古進展。

據淮安市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趙李博介紹,慶成門是淮安舊城的西門,發現明清時期的城門門道2處、城臺1處、甕城1座,完整揭示出了慶成門主城門、甕城及排水系統的整體格局。主城門以東還發現有六朝至明清的連續地層堆積和建筑遺存,完整反映了淮安城演變發展史。明清時期,河下、板閘和清江浦鎮為淮安城外三大集鎮。

慶成門遺址航拍照。國家文物局供圖

新路屬河下鎮的一部分,考古發掘揭示出一處保存完整、格局清晰的街巷類遺址。其中最為重要的發現是長75米、寬4米的道路,內部為沙土堆筑,外部用磚包砌,截面略呈拱形,與兩側分布的排水溝和輔路共同組成了遺址區的主干道系統,根據文獻記載推測為明萬歷淮關榷使所筑“陳公新路”。

“陳公新路”。國家文物局供圖

板閘鎮是一處明清時期市鎮遺址,考古發現院落基址、道路、水溝、古河道和墓葬等遺跡,出土各類器物3000余件,大多為完整器。遺址布局規整、結構分明,以兩條十字相交的主干道路及兩條平行分布的主干溝渠為軸,整體呈西北—東南向分布。出土器物以餐飲廚具為大宗,蘊含濃郁的生活氣息與市井風尚。

板閘鎮遺址內的一處飯店后廚。國家文物局供圖

慶成門、新路、板閘鎮三處遺址再現了明清時期大運河沿線的繁榮景象,反映了大運河沿線市鎮發展、人地關系演變與河道治理與變遷,是研究運河漕運、鹽運和關榷稅收等問題的重要實物資料。

每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