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季,許多人感覺自己的腸胃變“脆弱”了,動不動就會腹瀉。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醫師吳存瑾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提示,夏季是腹瀉的高發季節,要注意食物和飲用水的衛生安全。
“如果糞便特別稀薄,超過正常含水量,或次數大于每天3次,排便量超過每天200克時,可定義為腹瀉。”吳存瑾介紹,腹瀉一般包括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夏季腹瀉以感染性腹瀉為主,常見的病原體包括志賀菌、腸致瀉性大腸桿菌、沙門菌、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等。另外,進食生冷食物過多、過快或腹部受涼,會使較為脆弱的胃腸黏膜受到刺激,造成胃腸道的應激反應,也會引起腹瀉。
“腹瀉可表現為稀便、水樣便、黏液便、膿血便或血樣便。同時可伴有腹痛、惡心、嘔吐、腹脹、食欲不振、發熱及全身不適等。病情嚴重者,可以因大量丟失水和電解質而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或死亡。”吳存瑾說。
吳存瑾表示,針對腹瀉常用的治療藥物主要分為四類:口服補液鹽、止瀉藥物、抗菌藥物以及益生菌制劑。治療腹瀉需要對因對癥用藥,應在醫生指導下服藥。老年人、兒童以及重癥患者,發生腹瀉應及時就醫。
那么,夏季該如何預防腹瀉呢?吳存瑾建議,預防腹瀉可以從注意飲用水衛生、食物生熟分開、培養良好手衛生習慣、減少與腸道傳染病患者接觸等入手。高溫可殺滅致病微生物,飲用水宜煮沸后再飲用。飯前、便后要洗手。生食食物一定要洗凈,盡量減少生冷食品的攝入。生熟刀板要分開,餐具要煮沸消毒后再使用。
“夏季吃剩的食物應及時儲存在冰箱內,且儲存時間不宜過長。冰箱低溫只能延緩細菌生長,并不能滅菌,因此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需要熱透后再食用。”吳存瑾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