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是什么》:陳勝前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近年來,“考古”成為一個熱詞,從電視節目《中國考古大會》到現場直播三星堆遺址發掘,從各大刊物上的考古欄目到自媒體公眾號,考古工作受到廣泛關注。
這樣一個大背景與本書寫作有什么關系呢?學術總有其時代性,現代考古學的出現是時代精神的體現,它的每一次轉型與時代發展密不可分。正因為如此,這里想寫的,是對考古學的新理解,而不是國內外既有基礎知識的匯編。當代考古學已經深入社會,擴展成為一門研究物質遺存的學科。我不禁想起一個傳統詞語“格物”,格物致知,通過研究物而得到知識,進而幫助我們理解世界,更好地生活。
對于許多人而言,考古學是一門既熟悉又陌生的學科。之所以熟悉,因為在影視、流行書籍中會接觸到,印象更深刻的是旅行參觀。比如說去西安看兵馬俑,還會登上古城墻,還可能去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半坡遺址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等。但考古學又以冷僻而聞名,在公眾眼中,考古學究竟是干什么的、與公眾有什么關系,都不是很清楚。圍繞這些問題,我確定了本書構架:導論、考古學是怎么來的、考古學何以可能、考古學在做什么以及考古學與公眾。
我想從具體經驗開始,由具體到抽象。無論多么精細的描述,都無法取代直接體驗。第一部分從我個人切身體驗開始,通過人與事建立讀者對考古學的感性認識,無疑是合適的。第二部分介紹考古學是怎么來的。考古學源于古物收藏,現代考古學的核心是科學,理解考古學怎么來的,關鍵就在于理解科學是怎么影響到古物收藏的。第三部分回答考古學為什么能成為一門學科,從考古材料、方法與理論三個角度展開。第四部分討論考古學的工作內容有哪些。一般地說,考古學的任務有三項:一是發現與揭示(包括調查與發掘)物質遺存,二是分析與研究考古材料,三是保護與利用文化遺產。為便于讀者理解,這部分留出來一章專門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為例,探討考古學的價值。作為中國考古學具有代表性的實踐,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體現了不同層次考古學理論方法在回答問題上所發揮的作用。最后一部分討論公眾如何參與及欣賞考古學。正因為社會廣泛參與,才有可能形成公共性、人民性,讓考古學發展更好滿足人民利益,這無疑是最大程度上的共贏。
這樣的架構基于兩方面考慮。一是“人文社會科學是什么”系列叢書的特點,二是我自己在考古學研究上的思考。邀請合適的作者,闡述自己對學科的理解,以親近、有個性的方式進行表達,這是“是什么”叢書的基本特點。當北京大學出版社提出讓我來寫《考古學是什么》的時候,我既感到榮幸,又感到壓力。當時我剛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時代中國特色考古學理論體系研究”,按道理說沒有時間寫這樣一本書。后來我注意到,要了解中國特色的考古學理論體系,前提是梳理學科基本理論體系。寫作這本書,完全可以成為我課題研究的一部分,相得益彰,何樂而不為?
寫作如同邂逅,在合適的時間與地方,遇到合適的人,遇到合適的話題,自然有許多可談的。邂逅這樣一個課題,邂逅這樣一個時代,我在心里感到幸運。于研究者而言,著作是存在的方式,好像在欣賞一片美麗的風景,渾然忘卻時間的流逝、生命的短暫。我喜歡這樣的感覺,也希望與讀者分享。考古學就是這樣一片風景,或許不那么壯闊,或許不那么令人激動,但是佇立在它的面前,和風拂面,悠遠而綿長。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此文為《考古學是什么》一書序言,本版有刪節,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