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自然》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稱,科學家在小鼠模型中發現了可能緩解疼痛的一個新的腦回路。
所謂的“安慰劑鎮痛效應”是一種奇怪的現象,指當一個人預期疼痛緩解時,他對疼痛的感知也會降低。此前研究顯示,“安慰劑鎮痛效應”與前扣帶回皮質內的活動有關,這個腦區也與疼痛感受有關。不過,這種現象背后的生物學機制一直不明。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團隊此次設計了一個“安慰劑鎮痛效應”小鼠模型,以研究疼痛緩解是如何介導的。研究團隊讓小鼠與地面溫度不同的兩個房間條件性相關,一個熱度舒適,另一個非常熱。這些條件性小鼠暴露在更熱的地面后,會在涼的地面上停留更長時間,說明它們預期這能緩解疼痛,而且它們的緩解疼痛行為(如舔腳)也會減少。
在后續對小鼠大腦的基因分析中,研究團隊在前扣帶回皮質喙部與腦橋核之間發現了一個與疼痛緩解行為相關的通路,而腦橋核腦區之前未被發現在疼痛中有作用。他們還在小腦內發現了一個細胞簇,這些細胞或許能編碼前扣帶回皮質喙部與腦橋核通路中的疼痛緩解預期。
研究團隊指出,這個腦回路的發現,或能用藥物、電極或認知行為療法進行刺激,從而誘導個體緩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