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戲機器》演出現場。
主辦方供圖
張家界是聞名遐邇的世界自然遺產地。近日,世界多國雜技團隊帶來的百余場新雜技秀讓這里化身為藝術的殿堂。從室內舞臺,到武陵源景區、寶峰湖、七十二奇樓等戶外景點,一場場驚險刺激、趣味橫生的新雜技秀輪番上演,為觀眾帶來震撼的視聽體驗。
日前,2024中國(張家界)國際新雜技戲劇周在湖南省張家界市舉辦。該活動以新雜技為載體、以世界自然遺產地張家界為主舞臺,通過新型演藝文化展演交流的方式,展現了中國在雜技新業態上的積極探索。
開幕式上,加拿大雜技表演藝術家帶來了劇目《馬戲機器》,劇中6位角色各有所長,他們憑借精湛的技藝,巧妙駕馭蹺蹺板、雜耍棍、架子鼓乃至浴巾等各式道具,表演既洋溢著詩意,又不失詼諧幽默與風趣。
據了解,新雜技戲劇周活動分新雜技展演、新雜技發展交流會、新雜技創意工作坊三個部分。其中,新雜技展演作為重頭戲,匯聚了全球頂尖的雜技團隊,來自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英國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25部雜技作品輪番登臺。
法國團體的《鴕鳥情結》,形體韻律與造型之美令人嘆為觀止;《雪之情》中,俄羅斯民族的“白鹿之子”演繹了雪域美學的史詩壯麗;《非洲雜技》與觀眾共舞,來自赤道的熱情之火,“點燃”了現場……105場精彩演出,將雜技藝術與張家界的自然風光完美融合,也展現了各國雜技團隊對于新雜技演出的探索和理解。法國駐武漢總領事胡建誼表示:“雜技搭建了交流的平臺,透過這次文化交流,更多法國年輕人可以來張家界探索當地的美景,期待以后和湖南省有更多的合作。”
在新雜技發展交流會上,百余名中外專家學者、雜技演員圍繞雜技藝術展開交流。從當代馬戲的發展,到新雜技演出內容、演出形式、演出空間的關系,再到中外雜技教學的差異和對比……交流會不僅展現了中國雜技藝術的多彩風貌和創新活力,也促進了各國雜技界同仁的思想碰撞。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雜技家協會主席邊發吉表示,與會者充分的交流研討,不僅關乎技藝的精進與超越,更體現雜技藝術在文化傳承、國際交流、藝術教育等多個層面的重要作用,對提升雜技藝術的國際影響力、促進文化多樣性的發展具有非凡的意義。他呼吁與會者加強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雜技藝術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邁進。
本次活動由中國雜技家協會、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湖南省演藝集團、張家界市人民政府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