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蔡文逸
日前,江西省2024年度綠色制造名單出爐,上饒經開區耐普礦機和吉利新能源商用車2家企業上榜。繼2022年獲評國家級水效領跑者園區之后,上饒經開區已有省級以上綠色工廠企業8家、省級節水型企業7家、省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2家,其中國家級綠色工廠4家。
抬頭可見“天空藍”,放眼滿是“產業綠”……上饒經開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推進省、市重點產業現代化“1269”行動計劃,以綠色發展為抓手,帶動綠色技術應用推廣、產業鏈供應鏈協同轉型,進一步促進全區工業經濟綠色低碳循環,不斷擦亮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產業造“綠”
聚焦清潔能源,構建綠色發展體系
日前,在遠程新能源商用車上饒基地生產車間,工人在生產線上緊張作業,機器手臂正抓取著汽車部件有序移動,一派火熱生產景象。“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醇氫電動汽車再迎利好。”該企業有關負責人介紹,甲醇是風電光電的最佳載體,是全球公認的綠色能源,已廣泛應用于船舶航運和汽車陸運等交通運輸領域,目前實現了純電動車輛充電補能方式更加便捷更經濟實用的升級發展。
依托吉利在甲醇領域近20年的積累,遠程新能源商用車打造的醇氫電動特色戰略技術路線現已全面產業化運營,全面覆蓋干線物流、短途運輸、城市配送、工程用車、城市公交等場景,滿足用戶多場景、多工況、多地域的需求。“接下來,我們將持續踐行‘創造智慧互聯,引領綠色商用’的品牌愿景,發展醇氫電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為引領,以用戶為核心,聚焦創領零碳陸運與可持續未來。”
遠程新能源商用車上饒基地從源頭減少環境破壞,降低碳排放。不僅擁有商用車行業首次采用的IGBT模塊化電源配套弧形陽極、無磷前處理工藝,耐鹽霧性能可達到1200h,同時采用專業煙塵處理裝置,并達到重金屬離子及磷、亞硝酸鹽“零”排放,廢水排量可減少60%,廢渣降低90%,還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所有污水采用生化調節處理工藝,多維度減少碳排放。
與此同時,上饒經開區正積極聚焦清潔能源,構建綠色發展體系。從綠色生態工業園區層面引導企業加大技改投入、改進工藝流程,加大對落后產能的“騰籠換鳥”力度,為能耗低、污染小的優質生態型企業騰出發展空間。
生態逐“綠”
突出生態補鏈,打造綠色經濟園區
去年以來,該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提前布局改造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處理廠二期項目,通過“磁生化+磁混凝高效沉淀+反硝化過濾”處理工藝,污水處理廠二期項目污水處理能力大幅提升,日處理污水能力由4萬噸/日增加至8萬噸/日,有效提高了園區承載力,持續改善提升“水環境”。據悉,污水處理廠二期項目還強化環保新引擎,新建日規模3萬噸中水池和回用泵房以及0.98兆瓦光伏發電,晴天發電量可達4500kwh/日;新建碳中和區塊鏈智能化控制系統,可實現精準曝氣,實時計算光伏、設備節電、綠化等碳減排量。目前,全區工業污水實現應收盡收,生活污水收集率超70%。
此外,該區大力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商業模式,實施“屋頂光伏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成功創建國家級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目前園區內共建成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152.01MW。并逐步推進天然氣應用示范工程,已完成園區內包括晶科能源、中昱新材料和展宇新能源在內的用熱大戶的天然氣應用工程,園區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清潔能源使用占能源消耗總量90%以上,清潔能源使用比例進一步提高。
圍繞能源、資源和水消耗較大,該區有針對性地引進補鏈企業,把主導產業鏈生產的副產品和廢棄物作為補鏈企業的原材料,構建橫向共生、縱向耦合的生態產業鏈,實現變“廢”為寶。同時,推進實時監測與環保平臺并網,目前已接入企業360余家,打造綠色經濟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