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醫美”,在很多消費者看來操作簡單、恢復迅速,因此被稱為“快餐式美容”。一段時間以來,“輕醫美”成了各大短視頻平臺上推薦女性創業賽道的熱門詞匯。央視《每周質量報告》記者近日在多地走訪調查,揭開了“輕醫美”背后的種種亂象。
“輕醫美”亂象的根源,就在這個“輕”字。在很多人看來,“輕”意味著不涉及太多設備和儀器,通常只需幾個注射器、幾塊紗布即可。“輕”也意味著操作十分簡單,7天速成培訓就已足夠。“輕”甚至意味著即使操作不當,也大不了“腫一圈”“紅一塊”“癢幾天”,不會傷人性命。
既能變美,又能輕松掙錢,這是許多年輕女性夢寐以求的事情。不少人不僅輕易就接受“輕醫美”服務,而且還將之當作創業的好門道,或在朋友圈里從事相關藥品代理,或經過短期培訓后開一家“輕醫美”小作坊。
“輕醫美”雖然帶一個“輕”字,但隨意而為的后果十分嚴重。注射器雖然好操作,玻尿酸等藥品也似乎很常用,但一針打錯了地方(如注射進相關血管當中),輕則出現局部壞死,重則出現致殘、致死等嚴重后果。“輕醫美”導致的醫療事故屢見不鮮,鼻子歪一點、雙下巴不對稱、兩眼一大一小、皮下長期感染流膿等還算是小事,有人因此長期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成為植物人或導致死亡。“輕”字背后是愛美者難以承受之重。
消除“輕”字帶來的影響,須突出強調一個“醫”字。把“生活”和“醫學”搞混,是當下的一種流行病,比如生活美容館打美容針、游泳館提供小兒推拿、養生保健機構提供灌腸等服務、洗腳店挖雞眼或治療腳癬等。這些都是分不清生活美容和醫學美容的典型表現。對此,要下大力氣通過普法宣傳來消除這類錯誤觀念,讓民眾認識到,醫美不管輕不輕,都只能由具備相關醫學專業資質的人、在醫療機構里按照執業范圍實施。
“輕醫美”泛濫與打擊沒有產生足夠的震懾力有關,這既體現在對個案的懲戒力度不足,也體現在醫美“輕”違法現象十分常見,監管點多面廣,逃避打擊的人很多,助長了一些人的僥幸心理。只有整治持續加壓,讓違法者不僅無法逃脫,而且付出的代價遠大于非法所得,方能為“輕醫美”的危險性增重。
醫美亂象存在已久,“輕醫美”更是醫美亂象的重災區。消除“一學就會”“副作用輕微”的錯誤觀念;抬高準入門檻,加大懲戒力度,確保醫美姓“醫”;培養更多合格的醫學美容人才,扶持更多正規的醫美機構,讓大機構也愿意涉足小醫美項目,為社會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醫美服務……這些綜合舉措結合持續推出,方能盡快扭轉“輕醫美”亂象多發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