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U在线,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 欧美 日韩 卡通 另类,国产 欧洲日韩亚洲

上饒新聞網


上饒視聽網

上饒新聞APP 上饒日報
抖音
上饒發布 數字報刊 大美上饒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杭州余杭鄉村博物館 山水造物間的融合共生

2024-12-10 15:56:47  |  來 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點擊:

錨定“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浙江省近年來在積極探索人文鄉村建設的新路徑、新模式。今年,浙江省首個媒體和政府共同啟用的“人文鄉村研究站”在杭州市余杭區百丈鎮落戶。

在余杭,點綴在廣袤鄉村青山綠水間的鄉村博物館閃耀著獨特魅力,鄉村博物館群落已成為展示余杭文化的重要窗口。截至目前,余杭區共有省、市鄉村博物館20家,其中浙江省鄉村博物館15家,中泰竹笛展示館和杭州農歷博物館被認定為“浙江省五星級鄉村博物館”。解鎖鄉村博物館產業,為余杭帶來更多新業態新場景,提供文化賦能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平臺。

打造博物館群落 讓藝術種子開新花

余杭區百丈鎮在溪口村聚集了8家頗有人氣的鄉村博物館(文化館),形態各異的鄉村博物館通過獨具特色的展陳藏品展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

杭州農歷博物館以傳統歷法農歷為主題,圍繞“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四季變化,以當代視角呈現農歷的節氣物候,為千百年來口口相傳的時令規律打造可觀、可感的展示空間。不僅如此,杭州農歷博物館還兼具科普教育功能,常年向社會推出多元化的展覽和研學活動,讓孩子們在博物館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魅力。

傳梭博物館則以紡梭為主題。博物館由溪口村一個舊廠房改造而成,是百丈鎮第一座博物館。傳梭博物館內,陳列了中國56個民族的2.2萬余把紡梭,展示著紡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魅力。博物館在傳承和發展非遺技藝的同時,還注重培養年輕人,啟動“鄉信100”百名青年返鄉培訓計劃,號召青年人才返鄉就業創業、傳承鄉村文化。

浙江省5A級景區鎮瓶窯鎮,有著上千年的制陶歷史。瓶窯老街上坐落著瓶窯陶藝活態展示館、余杭紙傘展示館、良渚玉雕陳列館等多個文化場館,瓶窯陶藝、良渚玉雕、余杭紙傘、風箏燈彩、蠶桑織藝等省市級非遺項目傳承人在這里落館扎根,讓民間藝術以全新方式融入當下生活。

此外,位于瓶窯老街的舊時光影音展覽館,鎮館之寶是一臺瑞士9.5毫米手搖電影機。這臺生產于1920年的世界上最小的手搖電影機,收藏至今仍可以正常使用,吸引了眾多影音愛好者前來打卡、欣賞。展覽館打造了可聽、可看、可互動的沉浸式影音體驗空間,讓市民游客沉浸式體驗百年光影的傳奇韻律。

鄉村博物館眼下正吸引廣大市民游客來到鄉村,感受濃郁的鄉土氣息,欣賞獨特的鄉村建筑,體驗質樸的鄉村生活,一站式領略余杭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蘊。

繁榮文化生態 為藝術村落換新顏

為進一步豐富文化生態,打造“美美與共”的藝術村落,余杭區通過聯動傳梭博物館、竹藝博物館等場館,引導傳統手工藝人結合當地文化特色制作文創產品。2023年,為給“無廢亞運”增色添彩,余杭市百丈鎮村民與志愿者利用廢棄筍殼制作了3000只“加油鴨”,作為伴手禮贈與杭州亞運會參賽運動員。

2024年,百丈鎮與漫畫家聯合打造的文化館正式開館,這是一個致力于宣傳國學文化,集研學體驗、在地文創開發、線上營銷等功能于一體,同時兼具公益屬性的綜合性藝術空間。文化館創新寓教于樂的實體國學館發展模式,將非遺文化和文化名人IP融合,形成漫畫IP再開發的文創開發新模式。

在紫荊村,中泰竹笛展示館的設計理念融合了傳統文化“天圓地方”的觀念,外觀形似一把哨子,又仿若一個音符。走進館內,以“銅嶺竹音 玉笛飛聲”為主題的展陳,將中泰竹笛文化與產業發展的歷史娓娓道來。在這里,不僅能了解中國竹笛歷史、中泰竹笛產業發展史,還能學習中泰竹笛制作技藝,吸引了許多學生前來研學。學生們可以設計并制作屬于自己的獨特竹笛,感受傳統手工藝的魅力。

在政府的推動與文化人才的帶動下,余杭鄉村文藝創作氛圍愈加濃厚。文創產品不斷“破圈出圈”,“帶火”了一座座村落、一個個小鎮。如今余杭的山水與鄉村,為藝術創作者創新創造提供著廣闊的靈感來源。

激活鄉村產業 以文旅融合促發展

為讓鄉村博物館進一步賦能鄉村整體經濟,余杭區乘勢而上,瞄準鄉村文旅產業發展。

劈傘骨、穿斗成形、裁紙糊傘、裝飾裝配、上油……走進余杭紙傘展示館,匠人師傅嫻熟地展示余杭紙傘的制作技藝。展示館如今是制作基地,也是共富工坊,讓村里的手藝人實現了“家門口上班”、增收的同時還能兼顧家庭。

百丈鎮森林覆蓋率達87%,擁有竹林5.5萬畝。在這片綠色竹海中,有一家專注于竹材開發與研究的企業——所氏竹業,已在此扎根了10余年。為更好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百丈鎮通過“政府+企業+村集體+農戶”的四方聯動模式,開設所氏圓竹共富工坊培訓班。在為期20天的培訓中,學員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竹料選材、原料晾曬、竹材切割等技藝。截至目前,培訓班已培訓村民60余人,帶動學員平均年增收近4萬元。百丈鎮還通過發布鄉村博物館合伙人計劃、招引文化項目落地等形式,有效帶動周邊民宿、農家樂發展。2023年,百丈鎮村民自產農副產品銷售額超30萬元,全鎮財政總收入2.2億元。

為吸引更多人才參與建設鄉村博物館,在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余杭區發布了4條主題研學路線,百丈鎮出臺“鄉村博物館+”黃金10條政策。昔日的鄉村,如今正以博物館為特色,不斷探索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未來,余杭區將繼續探索鄉村博物館運營管理長效機制,鼓勵各類社會主體投資興辦、建設鄉村博物館,深入實施“博物館+”戰略,促進鄉村博物館與旅游、教育、商業、設計等產業多方面融合發展;利用鄉村博物館布局旅游路線,有效豐富全域旅游產品;創新鄉村博物館文創理念,以文創產業帶動村民就業增收;把深藏在鄉村的特色文化挖掘出來、傳播出去,把鄉村博物館打造成為有特色、有鄉愁、有故事的高品質文化場所,以文旅融合發展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數據來源:中共杭州市余杭區委宣傳部


每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