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孫廣見
戴著VR眼鏡,來到荒野山嶺中,身臨其境在虛擬世界里實戰教學……這不是電影畫面,而是上饒師范學院數字技術應用產業學院的學生正在以虛擬課程的形式觀摩5G基站現場安裝教學。
這所依托江西上饒信州區數字經濟產業園建立的學院,擁有5G通信、VR、智能駕駛等8個校企聯合實訓室以及24個現代化智慧教室、4個智能數據平臺、41名專任教師、70余名企業導師。
2023年,信州區攜手上饒師范學院、上饒市移動公司共建數字技術應用產業學院,打造集產教融合、科教融匯于一體的人才培養基地。產業學院把學生創新項目和學科競賽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培養面向數智化新時代的數字產業人才。自去年以來,產業學院獲得190項省部級獎項,24項國家級獎項。
“看!這是屬于我的智能學習小助手,我把日常的生活學習信息‘喂’給它,它就能生成最適合我的規劃。”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的李洋展示手機里的AI助手,這是她在人工智能應用訓練營里自主訓練出來的作品。
人工智能應用訓練營由產業學院和上饒數字技術應用協會聯合舉辦,一個學期辦了三期。類似的校企合作訓練營還有六個,參訓學生達1000多人次。
數字人才培養并非易事,上饒師范學院數字技術應用產業學院院長黃益賓認為,源源不斷培育出數字人才“后備軍”,既需要完善多學科交叉培養機制,也要深化產教融合協同發展。
上饒市純白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宇杰就是企業導師中的一員。從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大學碩士畢業后,張宇杰深耕區塊鏈技術,是信州區第一批“數字新藍海”區塊鏈人才。
江西一零零九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俞旭鋒專注本地數字人才的培養輸出,借力全國數字營銷產教融合基地,打造完善的課程體系。
“我帶了四名學生,區塊鏈的數據結構、共識算法、智能合約執行引擎、P2P網絡、賬本存儲等底層協議以及如何讓技術轉化成能落地應用,這些都得學會。”張宇杰說,自2021年以來,他打造個人創新工作室,吸引和培養一批想到上饒創業的科技人才。
針對人才供給速度跟不上需求增速、數字人才供需不平衡、技術研發人才尤為緊缺的現狀,信州區瞄準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地區,發揮駐外人才工作站的橋梁紐帶作用,圍繞數字經濟科研創新精準招商引才。
去年,信州區引進區塊鏈、跨境電商、數字應用等項目72個,推動滴滴出行、純白矩陣等行業領軍企業落地,引進數字精英人才100余人、技術骨干人才2000余人、數字新銳人才4000余人,有效對接數字人才供需合作企業478家。
有了數字人才的“孵化池”,政策補貼的“澆灌”也不能少。近年來,信州區立足區情實際,不斷推出具有區域競爭力的聚才政策,先后制定出臺《信州區關于扶持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實現人才強區的若干意見》《信州區數字“新藍海”人才引育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同時,著眼“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信州區深入調研摸排并持續更新人才需求、項目、資源和政策“四張清單”,推動產業需求與人才供給精準匹配。
(原載于2024年12月10日《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