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萬明報道:“村里自從建了小微濕地,水更清了,環境更美了,吃了晚飯,大家可以一起散散步,聊聊天,村里比以前更熱鬧了,氛圍也更好了,大家感到很幸福!”正在小微濕地散步的老黨員陳土生高興地說。
廣信區湖村鄉大畈村位于靈山腳下,一直以來,村里沒有一個像樣的村民集中休閑健身地點。
為切實解決老百姓的“急難愁盼”事,掛點聯絡的市政協委員牽頭組織召開了“好商量”協商議事會,與鄉村干部、黨員群眾代表積極商討規劃選址、建設方案等。通過近一年的推動實施,大畈村小微濕地項目于近日正式竣工建成。廣大村民喜悅之情溢于言表,紛紛前往小微濕地健身休閑,在外務工的年輕人還特意回到村里打卡拍照。
這是基層“好商量”協商議事帶來的成效,如今的大畈村正在變得越來越好,一幅村美、民富、居安的和美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基層“好商量”協商民主建設工作是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的主要形式,是政協委員履職的重要平臺。市政協積極探索創新,切實發揮政協委員主體主導作用,不斷推進全市“好商量”基層協商民主建設工作守正創新,有效地發揮了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展現了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作為。
“件件有回音,事事見成效”是“好商量”協商議事的追求目標。上饒市帶湖小學共筑平安上學路、德興市繞二鎮重溪村潔凈治理花溪河、鄱陽縣鴉鵲湖鄉筑起村民健康“防護墻”……一個個民生議題的解決成為基層治理協商的焦點。市政協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的獨特優勢,以開展“好商量”協商議事活動為抓手,注重協商議事成果的轉化落實,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近年來,市政協持續推進基層“好商量”走深走實、提質增效,通過平臺創建全面化、協商議事規范化、下沉履職常態化、聯動協商普遍化、黨政點題機制化,推動委員“主事”、常態“說事”、規范“議事”,“好商量”已經成為助力老百姓幸福生活的群眾工作“好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