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程曉麗 記者吳淑蘭報道:“以前靠網格員一部手機一條條往省系統錄,費時費力。現在點幾下就能把整個轄區內社區的人口、房屋數據‘搬’過去,省心省力!”廣信區旭日街道工作人員的一席話,道出了該區一項數字化創新帶來的顯著變化。這是當地深耕智慧城市建設的生動縮影。
上級要求全面更新轄區實有人口、實有房屋數據,而旭日街道日常使用的區級“智慧社區系統”的數據,與省“平安江西”系統所需數據存在部分字段差異。廣信區打破常規,由區大數據發展服務中心牽頭,依托智慧城市二期項目技術力量,精準破解了這一難題。
技術團隊深度剖析省平臺數據模板要求,巧妙打通了異構系統間的數據“脈絡”,開發出數據自動轉換與校對程序。智慧社區系統的數據經此“橋梁”高效轉換,生成符合省平臺要求的標準化數據包,并上傳至區“信息資源共享門戶”。工作人員只需在線輕點申請,即可自主下載標準數據包,輕松實現向省系統的“一鍵導入”。這架無形的“智慧橋梁”,讓數據跨平臺高效、精準流轉成為現實。
目前,全區打造的“數智廣信”中樞已匯聚融合10余家單位的114類及社區的36類數據資源,建成人口庫、法人庫2大基礎庫及8個專題庫,累計接入治理數據超745萬條。平臺深度集成OCR識別、智能外呼等AI能力,在信息采集、報表生成等環節為基層大幅減負,構建起全流程、多部門協同的城市治理新機制。該機制已高效處置涵蓋城市管理、社區服務等領域的數萬起事件,持續提升城市治理精細化、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