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程奀女正輕手輕腳地為新生兒調整睡姿,動作精準而熟練。此刻的她,是客戶信賴的專業月嫂。而兩年前,50歲的她還在為工作焦慮。在廣信區百合職業培訓學校的課堂上,她初次練習包裹模擬嬰兒時,緊張得手足無措。“做月嫂后,不僅收入增加了,更讓我找回了自信!”她的笑容里滿是踏實。
在廣信區,眾多像程奀女這樣的勞動者正通過這條路徑蛻變。她們支撐起全區亮眼的成績單:累計開展家政培訓87期,2195人參訓,1736人成功就業。上崗后的“廣信阿姨”們月均收入較培訓前普遍提高。“她們專業的服務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養是最大競爭力。”一家合作醫院的陪護中心負責人道出了市場對“廣信阿姨”的認可。
這份認可源于廣信區緊扣轉移就業促進增收主線的深耕細作。創新打造的“崗位+培訓+就業”全鏈條模式,依托家政學校,為下崗失業人員、留守婦女等重點群體提供免費、標準化、重實操的技能培訓。培訓涵蓋母嬰護理、養老陪護、家居保潔等多個領域,課程注重理論結合實操。學員考核合格后,由就業部門聯合家政機構,精準推薦至月子會所、養老機構、醫院陪護等崗位,實現“畢業即就業”。
廣信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將深化與長三角、珠三角等用工集中城市的合作,拓展高端家政服務輸出渠道,“通過開展定制化培訓、建立跟蹤服務機制,確保阿姨們出得去、干得好、掙得多,讓‘廣信阿姨’金字招牌在更廣領域閃光!”(朱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