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轉街巷 “灶火”暖心坎
廣信區30份“定制神器”助燃創業夢
“有了這輛電動三輪車,我擺攤就方便多了!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創業條件。”6月30日,在廣信區支持就業困難人員低成本創業設備發放儀式現場,封先建一遍遍擦拭著嶄新的電動三輪車,笑容里滿是對未來的期盼。這輛專為他定制的“座駕”,即將載著他的小生意駛向新生活。
當天下午,廣信區182夜市創業街區洋溢著暖意與期待。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特別的喜悅。30名經過篩選的就業困難人員,依次從區就業之家工作人員手中,鄭重地接過了那份沉甸甸的“創業助力包”——電動三輪車、冰箱、冰柜、冷風機、烤爐臺……每一件設備,都精準對應著他們即將開啟的營生。簡單的交接,承載著厚重的托付,宣告著一段自力更生的新旅程正式起航。現場,一張張樸實的臉龐上,笑容比夏日的陽光更燦爛。
“政府真的太貼心了!送來的設備正是我急需的,解決了大難題!”剛把嶄新的冰箱和冷風機搬到自家燒烤攤位旁,葉愛鋒顧不上擦拭額頭的汗珠,便迫不及待地查看冰箱。“以前那個老冰箱,容量小,保鮮也一般,夏天生意好時總提心吊膽。現在有了這些‘神器’,食材能放心囤,保鮮效果杠杠的!”她望著逐漸熱鬧起來的街區說:“暑假到了,人流眼看著多起來,有了這些‘硬家伙’,我心里更有底了,就盼著生意能蒸蒸日上!”樸實的話語里,是藏不住的感激和對紅火日子的向往。
這份承載著希望的“定制禮”,源自江西省人社部門為落實省政府10件民生實事精心推出的低成本創業設備補貼政策。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通過細致的摸排和傾聽個人申報,真正讀懂了每一位申請者眼里的期盼和手中的難處。他們精準識別出這些有想法、肯吃苦的就業困難人員,依據每個人不同的謀生藍圖量身配備了最趁手的“武器”。受助者中,有零就業家庭的頂梁柱,有身殘志堅的奮斗者,也有低保戶和年長的“4050”人員。只要他們穩定經營滿6個月并通過人社部門審核,這些飽含溫度的“神器”就將正式歸他們所有,政府還將送上5000元差額補貼(含前期已領設備,總額不超過5000元),為這份創業夢再添一把力。
封先建的三輪車即將轉動于街巷,葉愛鋒冰柜里將碼滿新鮮的食材——這些由政策“定制”、飽含心意的設備,此刻正從政府溫暖的“助力包”,轉化為創業者手中實實在在改變生活的工具。它們承載的不僅是一份生計,更是30個家庭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朱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