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鄉村振興戰略正在如火如荼地實施,鄉村兒童的教育和發展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鄉村兒童的文學教育是鄉村教育的薄弱環節,也是難點所在。鄉村兒童的文學教育,從廣義上講,主要指在鄉村家庭、學校、社會中借助文學作品對鄉村兒童進行審美、表達、感受、想象、邏輯推理等能力培養的教育活動和教育行為。
培養現代的,有著健康心理、豐沛人格、良好審美的鄉村兒童,是鄉村兒童文學教育要進行的長久的事業。在此過程中,我們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教育方法的指導和教育理念的滯后問題,還面臨鄉村文學教育人才匱乏、教育資源不足、文化活動空間缺乏等更深層次問題。為此,我們有必要根據鄉村兒童的實際需求,倡導審美主義文學教育和實用導向教育相結合的兒童本位的教育理念,有針對性地提出對鄉村兒童進行文學教育的思路和策略。
通過多種方式提升鄉村兒童的家庭文學教育水平
在家庭里對兒童進行文學教育,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教育思想傳統,王陽明在《訓蒙大意》里就倡導,對待兒童要“誘之以歌詩”“發其志意”“泄其跳號呼嘯于詠歌,宣其幽抑結滯于音節”,以此激發、引導,像灌溉幼苗一樣引領兒童成長。據兒童史專家熊秉真考證,明清士人家庭在男孩入私塾之前,通常都會對其進行文學啟蒙教育,或利用身邊景物訓練兒童即景作對,或教兒童辨識門聯匾額上的字匯語義,或教兒童背誦古詩詞等。和官宦子弟相比,農家子弟接受文學啟蒙的機會較少,但因為我國“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文化傳統的影響,農家子弟還是能接觸到一定的文學熏陶——中國悠久的民間說故事傳統也給他們提供了另一類重要的文學教育形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兒童成長和發展,鄉村兒童這一群體得到更多關愛和支持,教育環境和資源持續改善。在此背景下,鄉村兒童的文學教育也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因多種原因,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存在。
當前,中國城市家庭通常都非常看重孩子的語言啟蒙和文學教育,對親子共讀和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比較熱衷。親子共讀既需要家長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購買價格不菲的各種繪本,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而講故事雖然并不需要花費多少財力,卻也需要投入極大的時間成本,兩者都屬于“精心栽培型”的家庭文學教育方式。
相對而言,要求多數鄉村家庭的養育人進行兒童的文學教育是比較困難的事情。一方面,鄉村兒童家長在教育經歷、教育理念方面往往存在不足,不少家長對于教育持有功利態度,更重視考試分數,對于文學教育這種短期內無法收到足夠回報的事物,往往不熱心,缺乏足夠的教育投入;另一方面,因為忙于生計或長年外出務工,鄉村家長也缺乏足夠的時間進行親子共讀或給予指導。對于教育程度較高的城市家庭而言,他們在孩子的文學教育上投入了相當多的資源和精力,已經形成了教育習慣,而在鄉村家長那里,文學教育還屬于新鮮事物。
對此,我們要通過多種方式來提升鄉村兒童的家庭文學教育水平。要推動、加強對鄉村家長的文化培訓工作,通過開設社區家長學校或在學校開設鄉村家長課堂的形式,加強家校合作,指導鄉村家長理解文學教育的重要性,讓鄉村家長有機會、有途徑、學習到先進的文學教育知識和理念。此外,還要逐步培養鄉村家長的網絡信息素養,提升其在數字化時代的檢索意識和搜索技能,讓他們在現實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學會搜索互聯網上官方機構或優質機構提供的免費文學教育資源,充分利用,補齊短板,努力做好家庭文學教育工作。
將文學教育和鄉村文化社區建設相結合
要做好鄉村兒童的文學教育工作,在家庭教育相對匱乏的情況下,更需要充分打造好鄉村學校這個主陣地——鄉村學校既提供了教育的文化空間,又有鄉村教師指導閱讀,還有互相交流學習的小伙伴。
具體而言,鄉村教師是教育的實施者,是影響鄉村兒童文學教育效果最為關鍵的因素,無論閱讀書目多么完善,教育主張如何先進,如果沒有一支專業而敬業的鄉村教師隊伍,鄉村兒童的文學教育都只能是紙上談兵。當前,因為工作環境、發展前景、待遇福利等多種因素,鄉村教師的生活和事業發展存在不少困境,普遍對文學教育重視不足,自身也沒有足夠的余暇進行文學素養的提升。
對此,一方面,要完善鄉村學校教育體系,在鄉村地區的中小學統一設置專門的“文學閱讀實踐課”,通過各地教育主管部門的推動,逐步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文學教育體系。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師資建設,提升鄉村教師的文學素養,尤其是對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能力和教學設計能力,鼓勵他們開發出適合鄉村兒童特點的各類文學教育課程,如詩歌課、故事課、閱讀課、繪本課,或單一設置,或綜合設置,通過各種生動活潑的形式,豐富鄉村兒童的文學教育面貌。
另外,要發揮好鄉村教師具備鄉土性的優勢,進一步提升、優化“在生活中學習”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探索一條現代化的鄉村兒童文學教育之路,將文學教育和鄉村文化社區建設相結合,因地制宜,依托各地的地理、文化特色,將本土資源充分利用起來,作為鄉村兒童文學教育的資料和素材,讓鄉村兒童深入到本鄉本土中去,從日常生活中親身了解、感受和學習自己身邊的文化和文學知識。
以二十四節氣的學習為例。二十四節氣是自然科學的總結,同時蘊含著豐富的文學知識,幾乎每一個節氣都有對應的古詩詞或諺語,比如二十四節氣歌就是一首動人的古詩——“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而具體的節氣涉及的文學知識則更豐富,是我們進行文學教育的大好素材。鄉村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相比城市兒童而言,鄉村兒童學習二十四節氣有著更為便利的環境優勢,學會了也可以更好地指導日常生活。因此,在鄉村學校的教學活動中,可以開設“二十四節氣”專題課程,或和語文課、科學課、繪畫課相結合,讓孩子們在這些課程里背誦二十四節氣歌,在鄉村社區里觀察、體驗二十四節氣,并借機了解和節氣相關的眾多詩詞諺語知識。
總之,鄉村文學教育需推動家庭、政府、學校、文藝界、圖書出版界發揮合力,從繪本閱讀、故事講述、詩歌學習、特色課程構建、文化空間拓展等方面開拓創新鄉村兒童文學教育的路徑,綜合培養鄉村兒童的審美、想象、思維和語言能力,增進他們的文化和文學素養。
(作者:費祎,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