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視角】
開展勞動教育,學校必須發揮主導作用,組織好勞動教育的規范化開展。同時,還要大力突破每周1個課時的局限,強化綜合實施,引導家庭發揮基礎作用,做好勞動教育的日常化開展。只有充分整合學校、家庭、社會的力量,形成協同育人格局,勞動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實效。
要讓勞動教育在家庭落細落實,學校可以從三個方面著力。
宣傳引導,優化家長勞動教育觀念
學校要充分發揮在開展勞動教育中的主體作用,積極利用校園報刊、網頁、微博、公眾號、家校通、視頻號等各種媒介和渠道,向家長宣傳勞動和勞動教育。
在宣傳內容上,要盡量豐富多彩,既可以有國家的相關政策,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講話,學者名人的觀點,也可以有學校的計劃、舉措,學生參與勞動教育的場景,孩子們的勞動經歷、體悟和收獲。
在宣傳形式上,要盡量生動活潑,少搞長篇大論,多用圖文結合,及時傳播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鮮活畫面。通過內容精選、形式活潑的主題宣傳,引導家長真正認識到:即使在智能時代,勞動依然是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必要手段,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勞動教育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做好家庭勞動教育,有利于幫助孩子在勞動實踐中形成自食其力、勤勞儉樸、拼搏奮斗、積極向上的品質,在手腦并用中接觸自然、認識生物、拓寬視野、促進智力發展,在“具身”體驗中鍛煉肌肉骨骼、增強心肺功能、發育腦部神經、減輕學習壓力和精神負擔,在家務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勞動中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進而成長為心智健全、素質優良的時代新人。
培訓賦能,提升家長勞動教育能力
家庭勞動教育雖然不像學科教學那樣專業,但仍然要講科學性和藝術性,需要施教者具備相應的勝任力。為此,學校應該主動承擔《家庭教育促進法》賦予的職責,加強培訓和指導,切實提升家長開展家庭勞動教育的能力。家長培訓一定要充分考慮到成人學習的特點,要以方便家長和賦能家長為旨歸,作好頂層規劃和系統設計。在培訓內容上,重點可圍繞“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三個方面展開。
針對“為什么”,核心就是要盡量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入淺出地向家長講明家庭勞動教育的價值,引導家長幫助孩子“在勞動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激發青少年創新性和思辨性思維,通過出力流汗、磨煉意志,發現生活之美和人生之美,逐步達到培養全面發展的勞動者的教育目標”。
針對“做什么”,核心就是要對照最新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以提升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和品質、勞動精神等核心素養為目標,圍繞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等主要內容,以任務群為基本單元,分年級研發設計《家庭勞動清單》,讓家長清楚地知道各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從事的勞動內容。
針對“怎么做”,核心就是要梳理《家庭勞動清單》中的重點和難點,靶向性地為家長搭建勞動教育“支架”,提供勞動教育資源,并適時答疑解難,讓家長學習相關的勞動技能,掌握正確的勞動教育方法,從而高質量地開展家庭勞動教育。
此外,培訓的主體可以多元構成,既可以是高校的學者、行業的專家,也可以是學有所長的教師、行有所成的家長;培訓的方式也可以靈活多樣,應盡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集中與分散結合,講座與案例結合,最大程度地方便家長參與,讓家長學有所獲,學而致用。
多方協同,強化家庭勞動教育支持
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推進家庭勞動教育,政府必須加強統籌,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全社會大力支持的協同育人格局。
首先,要營造良好的氛圍。主流媒體應旗幟鮮明唱響主旋律,創新傳播方式,采用微型理論解析、典型事跡展播、先進人物訪談等形式,通過新媒體、短視頻、宣傳欄、招貼海報等途徑,宣傳勞動模范和勞模精神,形成全社會尊重勞動、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普遍觀念,以及重視、支持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其次,要配置必要的資源。智能時代,勞動實踐的機會在逐步減少;城市化進程中,勞動實踐的場景也在變少且不易獲得。為此,各級政府有必要作好頂層規劃,有意識、有計劃地建設一些功能豐富、類型多樣、設施齊備、交通便捷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或場所,配置數量合理的勞動教育指導人員,向學校和家庭開放;街道、社區、青少年宮也可以充分利用場地,添置設備,優化布局,新增勞動教育的功能,加強既有場地的綜合利用。
再次,要組織豐富的活動。工會、共青團、婦聯、少先隊等群團組織可以和學校、社區加強聯動,利用勞動節、中國農民豐收節、二十四節氣、勞動實踐周等時間節點,組織“勞模工匠跟崗體驗”“傳統節氣勞動實踐”“技藝大比拼”“趣味農運會”等各種形式的勞動教育主題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到田間地頭,下到工廠企業,和農民一起播種收割,和工人并肩生產作業,從而在真實的勞動中得到體驗、鍛煉和教育。
總之,只有多方聯動,協力同心,才能為勞動教育創造堅強有力的條件保障,推動勞動教育在家庭落細落實。
(作者:陳萬勇,系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科研員,杭州市教育學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