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校合并辦學經歷了哪些發展歷程?面向新時代,合并辦學為人才培養帶來了哪些益處?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又在哪里?近日,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回顧我國高校合并辦學歷史,探討未來合并辦學模式新風向。
合并辦學模式由來已久
我國許多高校在發展過程中都有合并辦學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高等院校曾經歷過兩次大規模的調整合并。天津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高耀告訴記者,20世紀50年代,教育部提出對中國高等教育結構進行大調整,在整頓綜合大學,加強綜合大學管理和改革的同時,主要發展專門學院,重點是加強對工業學院和師資的培養。
在此次調整合并中,北京大學工學院和原燕京大學工科并入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和原燕京大學的文、法、理及輔仁大學、浙江大學有關學科并入北京大學,由此北京大學成為文理綜合性大學,清華大學成為多學科性工業大學。
20世紀90年代,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我國高等教育又一次迎來重大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李國強介紹,1992年起,國家教委在高教領域著力推進的改革是圍繞“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四個關鍵詞展開的。1994年,國家教委在上海召開全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座談會,提出了“共建、聯合、合并、協作、劃轉”五種改革形式,并在之后演變形成了“共建、調整、合并、合作”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指導方針。
20世紀90年代的這一次高校調整合并歷時十余年,時間跨度大且規模空前。全國共有1068所高校參與調整合并,共合并組建新院校424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辦學目標與時俱進
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高校合并辦學的政策、方向、目標等都在不斷變化和調整,這反映了高校合并辦學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和趨勢。
高耀表示,高校合并辦學最初是由政府主導,目的是促進高校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政策環境的變化,政府逐步放寬對高校的管理權限,鼓勵高校自主選擇合適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
“高校合并辦學最初的主要方向是使各高校之間實現優勢互補,現在則逐漸轉向服務于國家和社會需求,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和解決現實問題。在辦學目標上,也從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增強高等教育綜合競爭力,逐漸轉向解決社會問題和培養人才,注重將知識和技術轉化為實際應用。”高耀補充道。
李國強認為,高校合并主要是基于對優化資源配置方面的考量。高校學科單一化不利于學生的個人成長,培養復合型人才就要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多學科的知識,高校的合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學科專業的綜合性。
當下,除了“高校+高校”外,“高校+科研院所”也成為一種強強聯合的合并辦學模式。
2017年,山東省化工研究院正式整建制并入青島科技大學,并更名為青島科技大學山東化工研究院,成為青島科技大學的科研機構,同時在研究院掛牌青島科技大學濟南校區,這是青島科技大學在全省率先開展高校科研體制改革試點以來的首個標志性成果,也是山東省科教融合的成功范例;2019年10月,山西省委省政府決定,山西農業大學和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合署改革,成立新的山西農業大學,雙方優勢互補、資源互通,共同推進科教融合和產學研協同發展,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成果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高耀介紹,“高校+科研院所”這種合并形式通常以高校為主體,將科研院所納入合并后的大學管理中。這種合并形式的優勢在于能夠整合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和研究人員,加強學術研究和技術創新,提高科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同時,科研院所的專業優勢也能夠進一步支持高校的學科建設和教學改革。
“雖然不同的合并形式側重點略有不同,但合并辦學的宗旨都是為了增強學校的整體實力。如何選擇合適的合并形式,需要根據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各自的特點和發展需求進行綜合考慮。”高耀說。
實現真正的融合是關鍵
不同高校之間通過合并可以實現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提高整體實力和綜合影響力,還可以降低重復投入和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對于學生而言,也可以獲得更加豐富的教育資源以及更多深造機會。同時在教師隊伍建設上,高校合并促進了學術交流與合作,高校的規模擴大也讓教師的職業發展空間更廣闊。
與此同時,高校合并辦學也可能帶來一些問題,比如學校之間的文化存在沖突、師資配置不平衡、課程設置不協調等。
對此,高耀認為,當前高校合并辦學存在很多共性問題,主要集中在高校間文化融合、學科凝練、資源整合、師資隊伍優化、管理體制調整、學生適應和融入等方面。高校需要采取有效的組織協調和管理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同時政府部門也應加強對高校合并辦學的指導和支持,不斷提高其辦學質量和效益。
“高校合并辦學模式整體向好,但更重要的是關注合并以后如何繼續發展的問題。比如一些高校合并后表面上成為綜合性大學,但實際上不少大學各學院之間的課程沒有完全打通,對學生來說還是和在單科院校上學一樣,綜合性大學并沒有充分發揮出在人才培養上的綜合優勢來。”李國強說。
李國強補充道,合并辦學之后如何把人、財、物等資源充分整合起來是實現真正融合的關鍵所在。“不管是硬件設施還是學校的辦學理念,融合都需要有一個過程。我們期望合并能豐富高校的資源,產生效益促進學校的發展建設,并且要把最終落腳點放在促進學生更好成長上。”
高耀表示,未來合并辦學要以服務國家和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持續促進高校內涵式發展和特色化發展。尤其是在人才培養方面,要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和課程體系改革,加強實踐教學訓練,還要注重合并后高校的學風建設,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實習記者 沈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