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一種內心的緊張不安,預感到可能將要發生某種不利情況和潛在的危險而又難以應對時內心的不愉快體驗,包括緊張、擔心、憂慮、害怕、恐懼、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為心慌、胸悶、氣短、臉紅、手抖、出汗、尿頻、渾身不適,甚至睡眠障礙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均會經歷不同程度的焦慮、輕度的緊張。適度焦慮有利于調動身體資源,發揮最大的潛力,提高應對環境壓力和處理工作的能力。例如,適度焦慮可以使注意力更加專注于正在做的事情,把精力更集中于要解決的問題,提升工作效率。當焦慮讓自己感到不適,甚至感到痛苦,那就是過度了。過度焦慮會使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記憶力受到影響,使人容易感到疲勞,導致工作效率下降、容易出差錯。短期過度焦慮可導致各種軀體癥狀、失眠障礙;長期過度焦慮易罹患高血壓、冠心病、胃腸道疾病等疾病。焦慮情緒只是描述一種焦慮情緒狀態。這種狀態可以是適度的,也就是正常的,也可以是過度的,嚴重到疾病的程度就成為焦慮障礙了。
想要緩解焦慮,不妨試試這6個方法:專注于當下做的任務。隨著專注精力投入到當下的任務,焦慮會逐漸減輕,甚至消失;放松訓練。呼吸放松和肌肉放松是常用的緩解焦慮的方法。在焦慮時要關注一下自己的呼吸,需要控制呼吸、均勻呼吸,不要讓自己的呼吸頻率變快,焦慮就不會加重;適度運動。焦慮時,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做一些自己平時喜歡做的運動;聽聽音樂。結合自己的喜好,聽一些舒緩放松的音樂;關注想法,改變想法。關注自己焦慮時,腦子里出現頻度最高、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想法。評估自己的想法后,會有相對更理性、更客觀的想法出現,自己的焦慮程度也會自然而然地有所改善;記錄擔憂,確定解決方案。在焦慮時把你擔憂的問題記錄下來,用頭腦風暴的形式來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各種辦法,通過優劣勢分析,確定解決自己所擔憂問題的最優解決方案。在擔憂時,提醒自己已經思考過了所擔憂的問題,而且也有了可行的解決辦法,從而減少進一步擔憂。(記者 黃珠慧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