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學習教育引領治理新風尚。該鄉充分利用“紅土地講習班”宣講平臺,創新“三講三教”大教育行動,即黨委書記黨課講、班子成員進村講、支部書記入組講。按照“一抓黨支部、二揚村文化,三治大橫村”的思路,將大橫村打造成集生態文明展示、紅色基因傳承、愛國主義教育等為一體的紅色名村。創新“黨建+水源保護”機制,聘請7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優秀黨員為大坳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義務監督員,堅持常態化巡湖,沿途宣講黨的生態文明建設政策方針,助力水源地保護。
抓調查研究拓寬治理新思路。該鄉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摸實情、找問題、想對策,把調研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舉措。該鄉不斷完善落實駐村干部制度和結對幫扶機制,安排全體機關干部定期走村進組入戶,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難題。要求鄉黨政班子成員根據分管內容和駐村工作每年至少完成一篇調研課題,調研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基層一線,著重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抓工作對接優化治理新格局。該鄉按照上級部門考核指標體系要求,將考核內容量化到崗、細化到人、具體到事,全年抓好貫徹落實,年底對短板漏項復盤總結。為促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工作效率,該鄉經常性邀請上級部門進行具體業務指導,幫助查擺不足,促進及時整改。同時,及時了解英將鄉各項工作在全縣的推進情況,督促黨政各條戰線工作全面過硬、全面開花,在全鄉形成比學趕超的工作自覺。
抓走訪化解探索治理新路徑。密切干群血肉聯系,開展干部包村聯戶活動,65名鄉村干部對全鄉3185戶進行了分片包干。完善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切實發揮鄉村兩級矛盾調解中心、民間講理會、法律明白人作用,有效借助農村“五老”積極影響,積極調解婚姻家庭、鄰里關系、宅基地等糾紛。經常性開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普法宣傳活動,并結合該鄉實際對《上饒市大坳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上饒市農村建房管理條例》等政策法規進行普及宣傳。
抓任務落實提升治理新效能。該鄉堅持問題導向,鄉黨委書記帶領班子定期到村解決實際問題。對標上級工作任務,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遇到的問題,提升鄉黨委、政府特色亮點工作成效。持續開展作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建立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和履職行為負面清單,深化“監督一點通”試點工作,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陳萬民 邵其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