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贛浙皖三省交界處的德興,這里有資源——森林覆蓋率達76.2%,境內已探明中草藥資源1927種,占全國已發現藥用植物總數的四分之一,藥食同源醫藥植物66種,超過全國藥食同源醫藥植物的二分之一,是江西省“傳統道地藥材”主產區之一。這里有故事——東晉醫藥學家葛洪辭官隱居德興,在三清山玉京峰下結廬安身,常用三清山自然生長的中草藥為慕名而來的村民診治疾病,多獲奇效;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衛生部派出北京醫療隊分八批到德興市開展為期八年的中草藥研究工作;在1971年制作的中國中草藥紀錄片中,德興被作為我國一個重要中草藥基地向世界衛生組織進行推介……
為使中醫藥成為德興走向全省、全國乃至世界的新名片,該市圍繞強鏈補鏈延鏈,研究制定中醫藥“511”發展戰略,先后出臺《關于加快推進中醫藥發展的實施意見》《中藥材種植保險方案》等政策文件。通過舉辦中醫藥論壇、開展產品展示博覽、舉行拜師、大型義診、舉辦中醫藥文化節、開展中醫藥文化“六進”等系列活動,讓廣大群眾了解、感受中醫文化。積極推動領域中醫藥科技創新載體建設,培育研發隊伍,提升研發能力。2016年,在天海藥業設立了江西省中醫藥博士后工作站;2018年,總投資30億元的中國中醫科學院(德興)試驗培訓基地啟動建設,目前一、二期工程基本完成,成為中國中醫科學院除北京之外唯一的試訓基地;強化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合作,承擔了國家中藥材種植資源圃(南方圃)項目建設;2021年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贛東北綜合試驗站在德興落戶;2022年德興中醫研究院試驗培訓基地成功獲批“江西省新型研發機構”“江西省引進高端人才共建機構”。
在全省率先將中醫藥納入醫保范圍,公立醫療機構門診報銷比例達50%,住院報銷比例達90%,并設立專項引導基金支持中醫藥產業發展,全方位為產業鏈發展保駕護航。各基層醫療衛生單位也不斷提升中醫診療水平,完善中醫館建設,為群眾提供更優質便捷的中醫服務。截至目前,德興各鄉鎮(街道)實現基層中醫館全覆蓋。花橋鎮作為基層熱敏灸綜合示范服務區、江西省首批4個熱敏灸特色小鎮之一,依托其自身擁有的豐富中藥材、中醫文化基礎,著力打造中醫藥特色小鎮,目前已形成集種植、加工康養、產業、文旅等為支撐的發展體系。2020年以來,花橋鎮熱敏灸診療中心先后為6萬多名患者提供了服務,獲得廣泛贊譽。
依托躋身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的有利契機,德興規劃建設1000畝的中醫藥產業園;引進百果園等大型中草藥種植加工企業,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7.1萬畝,實現了鐵皮石斛、掌葉覆盆子及葛的規模化種植;引進中醫藥溫泉文旅康養特色小鎮、龍頭山田園康養綜合體等一大批健康產業項目,提出了新東線沿線中醫藥產業集合帶、城鎮金三角中草藥主題種植谷、西南和東北片區種植基地“一帶一谷兩基地”戰略規劃,全力打造全域無邊界自然健康主題公園。
為壯大中醫藥產業,德興還將以中醫藥現代化聯動上下游產業,建成一批對產業發展具有長遠影響的重大項目,培育一批有較強行業競爭力的骨干龍頭企業,布局一批集聚集約產業集群;打造一批中藥材、中成藥的品牌和交易鏈,提升產業創新水平和核心競爭力。(胡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