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工業職院暑期社會實踐團老師帶領團隊人員開展直播帶貨培訓。受訪者供圖
在不久前剛剛結束的暑期中,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揚州工業職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的同學們經歷了一段忙碌的旅程。從田野到深山再到邊疆,他們的足跡遍布了西藏、青海、甘肅等10余個省區,他們的身份也不只是學生,還是教師與新農人。
在陜西省略陽縣徐家坪鎮,揚州工業職院網絡營銷與直播電商專業的學生組成的團隊,圍繞鄉村振興舉辦“農產品直播技能培訓班”,通過視頻剪輯、文案創作、直播運營等技能教學,為當地培養了一批“帶不走”的電商人才。
“作為直播電商專業的‘正規軍’,同學們一邊教學,一邊直播,短短三天帶動了20余萬元農產品銷售,讓參加培訓的農戶們‘心服口服’。”該校團委負責人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小屏幕連接著大市場,直播電商讓鄉村振興跑出了‘加速度’。”略陽縣副縣長朱志亮說。產業藍海疊加人才紅利,很快鋪就了一條電商致富的快車道。如今,烏雞、杜仲、木耳……每天都有一車車陜西特產銷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過去當地都是委托或聯合專業電商推廣銷售農副產品,這種方式增加了生產經營成本。現在,該校為地方培養本土電商人才,有效拓展了銷售渠道,促進農業增效。2020年,該校“百縣千村萬主播”工程正式啟動,計劃在全國100個縣建立1000個“村播基地”,培訓萬名村播人才。
“專業實踐+公益助農實現了助人與自助的雙向奔赴。”該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領隊教師王盛介紹,學校把教育鏈嵌入產業鏈,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產業實踐中,打造出專業型直播電商人才的“培養階梯”,讓學生在實踐中磨礪課堂知識,在公益中收獲人生價值。
“直播電商不是單純地在鏡頭前‘叫賣’那么簡單。”課堂上,志愿者張駿侃侃而談。雖然還是學生,但像這樣的公益培訓,他已經參加了20余場。“從產品選擇、劇本寫作到直播管理,以及后期數據分析、社群推廣、粉絲管理等,每個環節都需要專業化。”張駿說。
在為期一周的直播實訓中,徐家坪鎮的農戶們在“小老師”們的帶領下,人均銷售額超3000元,大家看到了致富新路子,心里樂開了花。
三年來,“百縣千村萬主播”工程已累計在全國建立村播基地36個,直接或間接培訓14768名鄉村主播,農產品銷售額500余萬元,幫助各地村播基地自主銷售農產品3600余萬元。2022年,“百縣千村萬主播”工程成功入選江蘇省東西部協作“十大重點工程”。
“學校將進一步推進‘百縣千村萬主播’工程,為需要幫扶的鄉村培養一批高水平、高層次、高素質的電商直播人才,助力百姓致富,助推鄉村振興。”該校黨委書記陳洪表示。(記者 王 怡 通訊員 呂劉晨 孫嘉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