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常州大學學生在產教融合實訓中心參加培訓學習。受訪者供圖
“我們注重給學生‘賦能’,既讓學生具備融合多學科知識的能力,又使其能在實戰中解決復雜工程問題。通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他們在成功的道路上能夠毫無畏懼地直面挑戰。”10月20日,常州大學校長徐守坤告訴記者。
多年來,常州大學堅持面向現代產業培養創新型人才,積極搭建校企協同育人創新平臺,促進產教融合深度發展,逐漸探索出具有學校特色的高校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打造“跨界課堂”
“我們的定位就是培養企業最需要的一流工程師、設計師,讓學校教育和企業需求精準對接。”該校機器人產業學院院長徐淑玲說,“我們不僅支持學生在課程學習上‘跨界’,還支持他們在校內校外、學校和企業之間‘跨界’。”
2018年,常州大學與江蘇省中以產業技術研究院、常州市政府三方共建機器人產業學院,形成了“政校企合作共同體”。這是學校多年來立足地方、服務行業的重要舉措。常州大學聚焦立德樹人,加強內涵建設,以“跨界課堂”作為重要抓手,筑牢校企合作根基。
常州大學機器人產業學院按照行業標準、生產流程重構課程內容,打造與產業鏈相對接的課程體系,注重在校教育。“學院支持我們在全校范圍內跨專業選課。我學習過近十個學院的不同課程,收獲頗豐,是‘跨界學習’的受益者。”常州大學機器人產業學院2019級本科畢業生王澤垚說。
同時,常州大學還新建多個校外教學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學習環境,實現教學、科研與實踐的有效對接,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學習質量。
建設教師隊伍
教師作為校企合作的“橋梁”,在實現學校教育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們要求導師不但要具備過硬的學術能力,還必須擁有工程背景或者資深的企業經歷,能夠從產業需求出發組織實施教學。”該校機器人產業學院副院長儲開斌說。
2019年7月,常州大學發布了《關于印發常州大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條件等五個文件的通知》,通過實施教師分類評價,破除“五唯”職稱評聘制度,激活學校教育改革創新的“一池春水”。同時,常州大學還探索試行了高層次人才“雙崗雙聘”舉措,不唯專利、論文數量論英雄,重點考察應聘人員的項目實操能力和項目指導能力。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陳炳偉從一名企業高級工程師成為常州大學機器人產業學院的教師。“陳老師的論文成果數量按照以往的招聘標準,難以達到學校要求。但學院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著力引進和培養‘既能進課堂,又能搞技術研發’的知行合一、育訓皆能的‘雙師型’教師。”儲開斌如是說。憑借掌握的技術領域前沿信息和豐富的實踐經歷,陳炳偉指導的多個學生團隊在全國大學生起重機創意大賽中數次獲得一等獎。
由于學院與企業合作形式的快速發展和學生項目的多樣性,傳統吸納優秀人才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日常教學工作的需要,從企業中選擇“兼職教師”成為補充“雙師型”教師的有效途徑。
“學院聘請了行業企業資深專家、技術骨干和管理專家擔任兼職教師,校外導師主教實踐課程。”徐淑玲說。如今,該校校內老師、企業高管、各領域的專家共同組成“導師團”,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高校教師的雙向流動,切實為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提供有力保障。
創新學習模式
常州大學2019級學生袁祖強今年即將赴境外留學深造。回想起四年一貫的“項目制學習”,袁祖強告訴記者:“雖然很累,但也是快樂和充實的。這對我來說是不一樣的四年。”
四年本科學習階段,袁祖強參與過很多企業項目,尤其是“人類遠端操作機器人”項目,他傾注了許多心血。其中涉及到的“人機交互”“遙操作”等專業內容是他最感興趣的。
在該校全天候開放的實驗室里,同學們正在探討如何完成老師布置的“智能循跡小車”作業。這臺智能小車的制造需要融合機械、電子、自動化及計算機等專業知識。通過實踐,在整個項目結題時,學生已經把機械硬件設計、3D打印、電路安裝調試、程序編寫等難懂的知識“內化于心”。
除了基礎項目,該實驗室還為學生設置了大量來源于企業真實工程場景的“綜合項目”。“學院項目遴選的基本標準是既能與智能制造現代產業需求同頻共振,又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有過‘項目制學習’經歷的學生無論是在初創公司工作還是到其他領域都比同齡人表現得更優秀。”儲開斌說。
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這一教學方式對于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多學科融合能力、觀察和剖析問題能力等方面優勢明顯。“理論+能力”形成的硬實力和在“協作+溝通”中提升的軟實力相互支撐,逐步內化為學生的競爭力。學生們邊學習,邊參加產業項目開發,邊尋找符合市場需求的新項目,不斷提升創新創業的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常州大學將立足‘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發展理念,全面提升行業服務能力;立足‘創新是第一動力’的時代內涵,全面提高原始創新能力;立足‘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核心觀念,全面融入區域創新發展,強化人才共育、共引和共享,奮力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貢獻。”常州大學黨委書記陳群表示。(盛熠 包海霞 孫嘉隆 記者 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