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雪 本報記者 蔣學華 文/圖
秋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因肺炎支原體感染導致的肺炎患兒人數有所增多。近日,記者走訪了市第一人民醫院、市兒童醫院、市疾控中心等醫療機構的專業人士,就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及防治的相關問題進行采訪。
10月31日8時30分,記者一行來到上饒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住院部,“絕大部分都是因患支原體肺炎入院的,連日來患兒數量有所增加。”一位護士邊換藥邊告訴記者。正在陪患兒打針的謝女士告訴記者:“孩子不知道什么時候‘中招’的,在家反復咳嗽多日未見好轉,來院就診才知道是支原體肺炎。好在就診及時,擇日就可出院。現在醫療條件好,孩子患病一進醫院,家長就放心了!”
采訪中,記者發現該醫院的醫務人員都很忙碌,當班醫生、兒科副主任邱在軍的診室門口,有9個家長帶著5歲左右的孩子在排隊等候。在就診間歇,記者向邱在軍了解到:“由于兒童是支原體感染高發人群,家長日常要注意孩子的癥狀。具體來說,支原體肺炎起病相對較慢,起初多為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表現為較輕微的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如果沒有及時重視和干預,則容易引起肺部炎癥,出現咳嗽加重,持續高熱等癥狀。支原體肺炎患者發熱通常在38-40℃之間,發熱與感染嚴重程度成正比,而且,咳嗽往往比較劇烈,開始為陣發性干咳,即使在發熱消退后,咳嗽還可能繼續。支原體肺炎臨床體征往往輕于影像學檢查結果,通俗地說,就是聽診器聽著沒啥大礙,但一拍胸片、做CT,就會看到肺部有炎癥表現,因此,就診時遵醫囑完善相應檢查很有必要。”
當天上午10時,記者一行走進上饒市兒童醫院急診科,患兒家屬王女士告訴記者,孩子出現發燒、咳嗽的癥狀后,一刻不敢怠慢,第一時間從鉛山驅車來治療,第二天,病情便明顯有了好轉,“在家里很擔心生病的孩子,心里忐忑不安,醫生診治后心里就踏實了。”
正在為患兒耐心診療的該院院長黃堅介紹:“現在支原體感染的肺炎是當下流行性高發傳染病,主要以嬰幼兒為主,此類病癥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從臨床角度來看,今年支原體肺炎感染的癥狀主要就是患者會反復高熱,且一開始咳嗽癥狀表現的不是特別明顯,早期一般以干咳為主,到后期可能會合并咳嗽有白痰。其病癥是可防可控可愈的,所以孩子一旦患上,大人們不用過度擔心。為高效可控地阻止病情蔓延,醫院配備了充足的支原體肺炎所需藥物、快速檢測試劑等,有效地達到了快準穩的目的,減少了過度醫療的發生。”
那么究竟什么是支原體肺炎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預防?上饒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科工作人員徐鵬介紹,支原體肺炎廣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且常年散發,醫院兒科全年都有支原體肺炎感染的孩子就診和住院,只是這段時間支原體肺炎感染的孩子相對較多、發病也比較集中。支原體肺炎主要引起人類呼吸道感染,尤其以兒童和青少年為主,人體感染后會罹患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和肺炎等疾病。徐鵬表示,發熱、咳嗽癥狀較輕的患兒可以就近看診,上饒市各級醫療機構均有能力對支原體肺炎進行診斷和治療。
“患兒因為早期癥狀不明顯,有些家長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發燒,在家里自行用抗生素如頭孢、阿莫西林等是沒有療效的。”徐鵬道,“持續3天以上發燒不退就要到醫院來做檢查,判斷是否有肺炎,從而對癥下藥。目前,支原體肺炎感染主要通過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來治療,嚴重時還需輸液。支原體肺炎,可治可愈可防,不必驚慌!”與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一樣,支原體也是通過飛沫傳播,人群聚集的地方容易相互傳染。徐鵬熱心提醒廣大市民,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勤洗手,保持個人衛生,避免到人群密集或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必要時佩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家里每日進行2次開窗通風,保證居室內空氣新鮮;學校、幼兒園等場所要注意通風消毒,避免出現聚集性感染;生活中注意飲食均衡、營養全面,保證充足的睡眠,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