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U在线,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 欧美 日韩 卡通 另类,国产 欧洲日韩亚洲

上饒新聞網


上饒視聽網

上饒新聞APP 上饒日報
抖音
上饒發布 數字報刊 大美上饒
首頁 > 新聞 > 上饒新聞 > 今日要聞 > 正文

以工代賑穩就業 鄉村振興添動力

2024-02-08 09:14:43  |  來 源:  點擊:
       本報記者 任克祥

我市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主題,通過上級以工代賑專項資金及推廣以工代賑方式項目的實施,新建和改造了一批農村道路和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整治了一批農村人居環境,在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激發脫貧致富內生動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進一步增強了農民群眾依靠自身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決心,切切實實增強了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

去年,我市梳理出2023年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和重點工程項目中推廣以工代賑方式項目共計288個,項目總投資達183.114億元。截至目前,已開工項目244個(其中已完工項目135個),帶動38942名農村群眾就業,已發放勞務報酬26566萬元,人均達1.47萬元。

念好“就業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鄉村治理新格局

“一天工資200元,已經干了2個月,到年底賺個萬把元不成問題!”2023年12月23日,在廣豐區洋口鎮廟林村饅頭山和美鄉村基礎設施提升項目現場,64歲的郭老滿和七八名與他年齡相仿的農民,忙著搬運沙土,砌磚壘石,提漿灌縫。

郭老滿曾長期在外務工,有著一身的好力氣。可隨著年齡增長,工作不易找,只好返鄉務農。去年9月,村委會的干部找到他,說本村的鄉村建設被列入以工代賑項目,需要“小工”。一聽有活,郭老滿頓時渾身來了勁,不僅自己一口應承下,還招攬了幾名老伙計一同參與。

既能增加收入,還能為美化家園出點力,在大石街道大石頭社區紅四組村民周光流看來,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和郭老滿一樣,今年62歲的他,也在當地的和美鄉村基礎設施提升項目干活。

“你看,池塘清淤了,水不臭了;路面拓寬硬化了,車輛進出再也不用擔心剮蹭;路燈亮了,出個門都方便……”說起提升后的便利,周光流言語中充滿著自豪,“你說,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不把工程做好!”

“就近就業,不僅拓寬了群眾致富路,更能激發群眾參與建設家園,打造和美鄉村的積極性。”廣豐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地村民成為建設主體、受益主體,使以工代賑項目成為推動鄉村治理的有力抓手。

修好“幸福路”,打通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

“過去為了找活干,去浙江、奔廣東,一年到頭難得回一次家。現在在家門口做泥瓦匠,一天能拿到350塊錢,生活開心日子甜,不僅解決了我們夫妻兩地分居的問題,還不耽誤我務農。”弋陽縣中畈鄉芳墩村村民吳友財開心地說道。

在弋陽縣中畈鄉芳墩村與山街村之間,一條剛維修改造好的原206省道寬闊又平整。

“這條路上有4所小學和2所幼兒園,過去一到下雨天坑里全是積水,電動車都不好騎,更別說開車了,送小孩子上學要步行大半個小時,很不方便。”中畈鄉村民吳農清說道,“現在道路基本完工了,平整寬敞,我騎車送孩子上學花上十分鐘就夠了,學生還有家長都感覺無比舒心。”

據了解,該項目是弋陽縣向上爭取的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項目以工代賑示范工程,項目總投資575萬元。項目采取“以工代賑項目建設—就業技能培訓—勞務報酬發放”的方式進行。“項目還沒有動工之前,鄉里就組織了相關培訓,通過培訓和實際操作,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術要求,比如混凝土配比、施工安全等。掌握了這些技術,哪里有活我都能干了。”中畈鄉杉山街村民方圓說道。

據該縣發改委地區股負責人介紹,以工代賑是政府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工程,受賑濟者參加工程建設獲得勞務報酬,以此取代直接賑濟的一項扶持政策。中畈鄉芳墩村道路維修改造以工代賑項目帶動了當地農村勞動力160人務工,發放勞務報酬154萬元,參與項目的村民人均可增收1萬元左右。道路的建成還將帶動中畈鄉周邊西川貢芋和雷竹產業的運輸銷售。

建好“高標田”,牢守“糧食安全底線”

“一天就能在家門口穩穩當當掙200多元。”日前,在余干縣高標準農田以工代賑項目現場,余干縣古埠鎮蔡坊村村民馬慶志告訴記者,年紀大了,他沒出去打工,趕上縣里招工就在這里干活,離家近,收入還不錯。

根據各鄉鎮申報意愿,結合歷年來高標建設管理實踐,余干縣農業農村局和縣發改委從群眾基礎、鄉鎮推動、建設成效、建后管護等因素考量,從全縣15個標段中篩選古埠鎮蔡坊村、張楊村作為以工代賑試點村,報縣高標建設領導小組研究,由鄉鎮作為實施主體通過“三重一大”方式選擇本地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的企業建設,在節約招投標費用的同時大大縮短了招投標的時間成本。該項目建設面積516畝,總投資121萬元,于2023年11月13日開工,目前已經完成田塊主體工程。

余干縣通過以工代賑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發揮農民主動“嵌入”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過程的主體作用,建立農民參與設計、參與建設、參與監督、參與驗收、參與管護的全程“嵌入”機制,保障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透明性、公開性與公平性。

此外,該縣縣鄉兩級組織項目村勞動力參加高標建設技能培訓,召開4場高標業務培訓會,培訓人員110人次,對照《余干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指引》《高標準農田建設指導手冊》,通過會上講政策、現場講工序、細節講要求,讓群眾掌握高標項目施工技能,提高施工工藝和建設監督水平。將以工代賑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相結合,余干縣進一步推進了“藏糧于地”戰略,農田地平整、旱能灌、澇能排,保障農業生產旱澇保收,實現了農民增收,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