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訊 高考剛剛結束,成績還不能查詢,這時收到短信說你考試作弊成績為零,請問你慌不慌?近日,有部分考生反映高考后收到信息,聲稱其在考試中被監控發現有作弊行為,該科成績為0分,并留下“教育部門”電話,讓其去電咨詢。警方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長,務必警惕以下“詐騙套路”,謹防上當受騙。
高考結束,請廣大考生和家長警惕這些騙局:
一是提前查詢考分。高考結束后,騙子會利用家長和考生急于知曉成績的心理,通過偽基站群發短信,稱可查詢高考成績,并附有一個網址鏈接。不少考生收到此類信息后,便會迫不及待點開網址鏈接,手機中的網銀等信息就會被鏈接中的木馬病毒竊取。還有騙子會直接開價,要求家長支付數百元至上千元的價格查詢分數,價格不低,上當的人還不在少數。警方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時應認準教育部門指定的查詢方式及查分網址,不要輕易點擊手機短信中來歷不明的鏈接。如不慎點擊,要立即卸載手機上的支付寶等支付工具,確保資金安全,并在備份手機通訊錄等重要信息后,將手機重置或恢復出廠設置,或向專業技術人員求助清除病毒。
二是篡改考生志愿。對于寒窗苦讀多年的考生來說,自己原本慎重填寫的志愿被他人篡改,讓人心痛不已。據相關案件報道,2019年7月,浙江、河南接連發生了兩起惡意填報、篡改他人志愿的事件,導致考生未被志愿學校、專業錄取的嚴重后果。警方提醒廣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識,妥善保管個人準考證、密碼等信息,不要委托他人進行網上信息查詢或信息登記操作;志愿必須由本人填報,任何部門、學校、個人無權要求考生提供登錄密碼或代替考生填報志愿。
三是偽造錄取通知書。詐騙騙子冒充高校招生辦人員,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打入指定的銀行賬號,以騙取錢財。類似此類騙局的手法還有制造虛假的釣魚網站,騙子的目的就是騙取學生的生活費、學雜費。警方提醒,此類騙局中,騙子的準備工作都會非常專業。不僅會使用和原學校相似的校徽、logo,還配備招生簡章等資料,填寫的大學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樣。考生收到錄取通知書后,應登錄教育考試部門網站或主動撥打教育考試部門電話核查,也可到所在地區招生辦查詢自己的錄取信息。切勿相信自己沒有報考的院校投遞來的錄取通知書,更不要輕易轉賬匯款。
四是分數不夠花錢可“補錄”。高考志愿錄取結束后,騙子對考生家長謊稱某高校名額未招滿,通過花錢“打點”可讓考生獲得補錄名額,以此騙取考生家長錢財,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種借口,讓家長交錢保留名額。還有一些騙局中,騙子謊稱有特殊關系,可以購買“內部指標”“計劃外指標”。警方提醒,正規的招生錄取不會產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證金、錄取費、指標費的“招生指標”,一律不能相信。
五是謊稱幫忙申請助學金、補貼等詐騙。騙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經濟困難,上大學需要通過助學金交齊學費的情況,冒充高校工作人員、教育部門工作人員,可以為考生申請大學助學金,要求家長先交報名費。考生及家長信以為真,匯款給對方,后來發現根本沒有這回事。警方提醒,當接到自稱高校、教育部門、財政部門等工作人員的電話、信息,要發放“國家助學金”“返還義務教育費”“助學扶助款”時,考生及家長一定要主動與當地教育部門或學校聯系求證。
六是騙取家長生活費、培訓費。冒充學生本人或學生老師,通過電話、短信、網絡留言、發來鏈接等方式,騙取家長學費、生活費、培訓費。這種詐騙形式,從學生高考前到上大學后,一直可以實施,較為常見。警方提醒,家長接到電話、短信、網絡留言、發來鏈接要錢的,一定要親自聯系學生本人核實,不要急于匯款。
警方提醒,高考騙局雖然花樣繁多,但基本都圍繞著一個“錢”字。凡是涉及錢財,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強防范,不要輕易將自己及家人的信息泄露給他人,如有疑問請撥打110咨詢。(朱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