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自動化生產線。首席記者 徐斌 攝
本報記者 方子健
日新月異的工業園區、塔吊林立的建設工地、智能綠色的生產車間、忙碌有序的生產工人……行走在大美上饒這片熱土,時時都能觸摸到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脈搏,處處都能感受到蓬勃向上的發展氣息。
星光不負趕路人,數據是上饒人“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最好見證:
——形成了1個千億級園區(上饒經開區)、2個千億級產業(有色金屬和光伏新能源產業)、1個千億級企業(晶科能源)的新型工業化“千億級”發展矩陣。
——全市營業收入過10億元企業103戶,其中過百億元企業7戶;上市公司13戶、其中工業企業10戶。
——累計培育有效期內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5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22戶。
一年來,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著力引育一批帶動作用明顯的龍頭企業、領航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打造了一批十億級、百億級、千億級企業梯隊,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之路,加速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奮力打造特色鮮明的制造業強市。
綱舉目張
鍛造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鋼筋鐵骨”
打造特色鮮明的制造業強市需做到綱舉目張,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綱”,12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和6個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強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是“目”。
按照“高大上、鏈群配”的思路,我市制定出臺了《上饒市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2023-2026年)》,主要目標是到2026年,力爭實現產業鏈現代化“1269”目標,即聚焦我市“2+4+N”產業體系,光伏新能源、有色金屬、電子信息、鋰電、非金屬材料、汽車、機械制造、化工、綠色食品、紡織服裝、生物醫藥、現代家具等12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新能源、有色金屬、電子信息、非金屬新材料、機械制造、醫藥化工新材料6個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強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9%以上,統籌制造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取得明顯成效。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1269”行動計劃擘畫了上饒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有了行動指南,就有了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底氣,全市工信系統錨定目標、加壓奮進、奮楫爭先,全力以赴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車輛穿梭,機械轟鳴,人聲鼎沸……眼下,在上饒經開區,信義光伏玻璃項目正在有條不紊地建設當中。該項目由光伏玻璃全球出貨量第一的信義光能控股出資5.4億美元,為晶科能源配套的產業項目,該項目在今年4月成功落戶,為上饒打造“世界光伏城”再添重要拼圖。
圍繞“1269”行動計劃,我市各地深入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十百千萬”工程行動,開展目標化、清單化精準招商,通過以鏈招商、以商招商等多舉措,促進項目盡早落地投產,持續推進制造業強鏈延鏈補鏈。全力保障節假日“重大項目不停工、重點企業不停產”,組織開展全市工業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不斷為工業經濟發展創造更多新增長點增長極。
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構建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百般呵護企業、充分尊重企業家”的理念已經深入上饒工信系統廣大干部的心中,并轉化為惠企助企的實際行動。他們綜合運用“企業特派員”、產業鏈“鏈長制”、要素保障推進會、政企“半月談”等工作機制幫助企業、項目解決困難問題。今年1-8月,全市各級特派員共收集企業困難問題638個,已幫助協調解決630個,辦結率98.7%。
固本興新
持續推動傳統產業煥新躍升蝶變
傳統產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也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如何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重點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方向,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這是我市工信部門和工業企業破題的方式。
走進萬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萬年水泥廠,廠區內樹木挺拔,綠草如茵;車間內不見粉塵,沒有噪聲,中控室內的工業互聯網指揮中心大屏幕上,卸料口、維修間、加料口等實時生產情況一目了然。“經過數字化轉型后的萬年水泥廠,實現從少品種、大批量、高耗能的生產方式逐步向精細化、定制化、專業化、服務化的智能型水泥工廠轉型。”生產部技術管理副主任周學民表示。通過對傳統水泥產業進行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打造智能工廠5G+工業互聯網平臺,該企業降低了工藝參數波動10%以上、減少產品質量標準偏差10%以上,降低人工勞動強度25%,大大推動了水泥生產的降本提質增效。
推動以銅加工產業為代表的有色金屬產業轉型升級,是我市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當下,我市正不斷延伸有色金屬全產業鏈條,加快建設國內具有影響力的有色金屬精深加工基地。
據市工信部門負責人介紹,有色金屬產業是上饒第一個兩千億級產業,也是上饒工業的老底子。一年來,我市工信部門全力推動有色金屬產業鏈向精深加工延伸拓展,從細如發絲的銅絲,到薄如蟬翼的銅箔,工藝越來越精細,應用越來越廣泛,附加值也越來越高。
走進江西金葉大銅科技有限公司,在5G智能工廠系統數字大屏上看到,各項生產和運營數據實現自動分析、自動匹配。該企業自今年6月底投入使用智能化系統,不斷加快了“智改數轉”步伐,推動生產線所需人力由20多人減至3人,產品質量得到提升、能耗得到下降,傳統銅加工業加速轉型升級。
追高逐新
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
新興產業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我市始終堅持鏈式布局、集群發展思維,以“縱向打造產業鏈、橫向營造生態鏈”為主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發展光伏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鋰電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相當于122個足球場大小的晶科能源智慧大工廠,位于上饒經開區馬鞍山片區。走進智慧大工廠的無塵車間,工業機械臂正旋轉揮舞。這里是行業內首個從光伏切片到電池片再到組件一體化的N型TOPCON光伏組件生產基地,平均每天下線超過350萬片光伏電池片。
晶科能源光伏組件出貨量長期穩居全球第一,市場占有率為15%,全球每安裝8塊光伏組件,就有1塊來自晶科能源……斐然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技術創新。晶科能源深入對接融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通過在上海、浙江海寧設立研發飛地集智攻關,基于N型TOPCon的鈣鈦礦疊層電池研發取得重大突破,其轉化率達33.24%,已累計26次打破光伏產品效率和功率世界紀錄。該企業通過數字化智能制造和可追溯供應鏈,實現了產品碳足跡的有效追溯,以更智慧、更經濟、更綠色的產品為全球19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余家客戶提供了清潔能源解決方案。
晶科能源的加速崛起見證了上饒全力打造“世界光伏城”的堅定信心。我市建設了配套完善的光伏產業生態園,設立碳和產業股權投資基金,聚焦光伏產業鏈上下游重點環節,精準開展產業鏈招商,推動彩虹光伏玻璃、晶科“智慧大工廠”、海優威膠膜、博鋮能源光伏逆變器等一個個百億級或強鏈補鏈項目落地生根,形成了近百家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光伏產業格局,構建了從前端硅片到中端光伏玻璃、膠膜、電池再到終端組件的垂直一體化產業鏈。我市光伏產業集群入選“中國百強產業集群”。
在上饒經開區的江西吉利商用車低碳示范數智工廠內,一臺臺工業機器人正根據指令有序操作,揮舞的機械臂精確執行點焊鉚接,一個個沖壓成型的零部件,由AGV小車自動搬運至焊裝車間,一輛輛新能源商用車從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上順利下線。
江西吉利是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的領軍企業。我市加速推動上下游企業加速集聚、協同發展,著力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串珠成鏈,并依托上饒—寧波“海鐵聯運天天班”,促進新能源汽車加速出海。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擁有動力電池和整車制造全產業鏈,涵蓋了轎車、SUV、微型面包車、公交車、校車等多種車型。
為更好配套新能源汽車發展,我市依托豐富鋰礦資源,招引了贛鋒鋰業、蜂巢能源等一批重點企業,基本構建了從礦產到鋰循環的鋰電池全產業鏈條。在蜂巢能源上饒基地,只見自動化無人生產線上,飛疊設備迅速、精準地完成電芯的疊片工作。在核心優勢技術的加持下,蜂巢能源鋰電池產品暢銷海內外,成為吉利、零跑、長城等海內外知名新能源車企的穩定供應商。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我市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全面對接融入G60科創走廊,加快建設上饒(上海)科創和產業“雙向飛地”, 助力實現“研發孵化在上海、轉移轉化在上饒”,夯基礎、搭平臺、創應用、強供給、優環境,以“數”賦能、加“數”前進,不斷推進“智改數轉網聯”工作走深走實。
開拓進取
積極搶占未來產業新領域新賽道
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是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的重要一環。
我市深諳此理,今年3月份,編制印發了《上饒市未來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4-2035年)》,積極部署未來能源、未來材料、未來數字、未來健康和未來智能、未來服務、未來交通等“4+3”未來產業。當下,我市正積極發展新型儲能、生物醫藥、干細胞、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努力打造江西未來產業發展標桿。
走進上饒經開區的江西一舟儲能制造板塊占地5萬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內,只見2條現代化的儲能集裝箱生產線和8條集成生產線正有序運轉,300多名工人穿梭其中,各司其職。在經過多項工序后,集裝箱被送入集成車間,進行消防系統、溫控系統等安裝,經過氣密、試水、充放電等一系列專業測試,一臺儲能系統集裝箱便誕生了。打開“集裝箱”大門,只見里面除了一排排充電電池,還裝載著視頻監控、消防安全、控制系統設備,集高安全性、高耐久性、高智能化等優勢于一體,可以滿足工廠、寫字樓、光儲充電站等多場景適配需求。
從一根電腦打印連接線起步,緊扣時代變革的江西一舟數據技術有限公司深耕儲能領域,搶跑“黃金賽道”。自2020年起布局電力系統應用的儲能產業,依托先進制造經驗,提供電力環節全階段儲能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目前,該企業儲能二期項目正在加速建設當中,二期項目投產后,江西一舟儲能板塊預計實現儲能系統集裝箱年交付4.5萬臺,年加工產能100GWH,年產值超140億元。
連日來,在上饒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上饒市高端醫療器械及裝備研試園建設如火如荼,項目建成后將極大促進上饒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大健康產業發展。“打造這個項目,旨在提供滿足高新醫療技術創新轉化生產需求的高標準高質量平臺載體,打造大健康新質生產力示范園區,吸引更多醫藥頭部企業扎根上饒發展!”項目相關負責人傅少宏表示。
生物醫藥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市12條重點產業鏈之一。近年來,我市依托優質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藥材資源,成功搭建了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兩大平臺”,建立了中國中醫科學院(德興)試訓基地、橫峰藥用植物園、余干芡實養生園等一批康養生產基地,引進了漢氏聯合干細胞谷、海普洛斯基因測序、浙大科興生物醫藥等多家優質企業,強力推動全市生物醫藥全產業鏈總產值突破200億元。
“非常開心,20分鐘前點的外賣現在就拿到了!”今年5月,江西省首條商業級“無人機配送”航線在上饒開通,收件人張維領到無人機配送的漢堡、咖啡時開心地說。我市還積極開拓低空經濟新藍海,招引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豐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企業,培育豐富無人機在快遞物流、飛行表演和社會治理等行業領域的應用新場景,全力推動低空經濟加速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