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是上饒市婺源縣田野間大豐收的季節。近年來,上饒市婺源縣作為贛東北一張明亮的旅游名片,“曬秋”等網絡爆款詞應運而生,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與旅游博主慕名而來。
驅車前往婺源各鄉鎮,遍地可見金燦燦的稻田,近些年隨著產業升級與農業活動進一步的科技化,大型插秧割稻運輸等機器設備更多的進入到田野間,極大地便利了農業生產活動,但與之而來也存在著不少困擾。
江灣村李大伯向記者講訴,這幾年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自己也跟隨著這陣“風”做起了農家樂建起了民宿,可家里的這幾畝田也不能耽擱。由于婺源地形以丘陵為主,地勢崎嶇不平,機器設備不便搬動,而各鄉鎮間對于割稻與運輸裝備的需求都比較大,自己家連著這一片鄰居經常約不上機器生產隊。
面對這一情況,李大伯與本村的幾個村民們合計著備幾臺割稻運輸機器,旅游淡季與農閑時,通過機器割稻運輸等來增加些收入。可這時資金問題又擺在了他們面前,先前投資做農家樂、民宿已經花費了不少積蓄,當前面對購買收割設備又讓李大伯幾人犯了愁。
恰巧此時,郵儲銀行婺源縣支行正深入農村調研,積極開拓農村市場。在了解到李大伯幾人面臨的困境后,郵儲銀行婺源縣支行立即展開行動,行領導帶隊,組織客戶經理團隊走訪調研。期間,該支行工作人員走入田間地頭,傾聽村民們的需求,并及時為其推薦了助農低利率信貸產品,并順利為其發放了貸款。
此外,為更好地支持鄉村發展,該支行還積極開展“信用村”項目建設,每日均駐派信貸員前往信用村,在方便村民辦理業務的同時,積極為村民解疑答惑。“以前去銀行貸款光是資料就要復印一大堆,還要往縣城跑個好幾趟,現如今郵儲銀行主動到村里來為我們辦業務解決問題,利率低,高效率,真正地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村民張大哥對記者說道。
據悉,近年來,郵儲銀行婺源縣支行積極開展“信用村”建設,深入農村生產一線,截至目前,該支行三農貸款余額超9億元,年凈增6000余萬元,在為廣大農民解決資金難題的同時進一步落實了郵儲銀行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的理念,為地方經濟發展積極貢獻力量。(李奔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