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任曉莉報道:春節期間,婺源縣依托豐富的非遺資源,聚焦“煙火味、人情味、文化味”地域特色,推出“最美鄉村過大年 婺源非遺賀新春”系列活動,力求為國內外游客朋友們獻上一場非遺視聽盛宴。
系列活動主要集中在農歷正月初三至初六4天,總參演人數達700余人。除了在婺源城區集中展示的活動外,全縣各鄉村也有數不勝數的新春活動,正月十三、十五、十八,20余個傳統村落都將“舞龍燈、鬧元宵”,經典徽劇劇目也將在部分鄉鎮上演。
“非遺6+1,文化味更濃”。此次活動將安排展示徽劇、儺舞、三雕等六項婺源本土國家級非遺,并精選一項縣外國家級非遺——在貴州“村超”大放異彩的弋陽腔參演。此外,篁嶺、江灣、婺女洲等熱門景區民俗活動每天上演,夜游產品“婺里看花”也將全新亮相。
“氛圍年輕化,儀式感滿滿”。在巡游活動中融入婺源曬娘、金庸仙俠世界等元素,創新增加網絡爆火的“燈彩舞仙鶴、茶道秀、歙硯三雕花車”等巡游踩街活動,推出與春節喜慶感相匹配的《新娘茶》,以及趣味性更強、本土味更濃的“桂花燈、草龍燈”等表演。
精心準備“吃”得開心。加強價格執法檢查和食品安全檢測,發布“美食地圖”,將地方“名店、名菜、名廚”和特色小吃廣為推介,為游客朋友提供清晰便利的餐飲消費指引,體驗“無葷不蒸、無素不糊”帶來的最純粹、最養生的徽菜味道。
精細服務“住”得舒心。向全縣2700多家酒店、民宿發出倡議,引導廣大商家誠實守信經營、熱情規范服務、提升服務品質,讓游客享受到最優質的住宿環境。